<!--go-->
在涇州時,大都是他哼唱高文君譜曲。李承志覺的不怎麼雅緻,就學了相對簡單的笛。
學會確實不難,半日就能上手,所以他才有“容易學”一說。但一時嘴快,竟把自個也給罵了進去。
高文君一臉的無奈。
她感覺這兩個已經沒救了……
稍坐了片刻,數人便各自離去,各理其務。
高湛要去聯絡售冰、慶典的場地,還要協調人員。李承先要去樂市挑選樂伎。李承志依然盯工程進度,順便與高文君撰譜編曲。
郎才女貌,如珠聯璧合,頗有些琴瑟和鳴、紅袖添香的雅趣。
唯一不好的就是多了魏瑜這個電燈泡。不過李承志早習慣了,就當多了個解悶的,沒事也能逗逗嘴。
也沒換地方,就放在了中堂,高文君令屬吏搬來了諸般樂器,準備和李承志試譜。
鼓、琴、鑼、鈸之類的還好,當看到兩架編鐘和足有人高的箜篌(雙排弦堅琴)時,李承志的眼珠子差點掉地上。
高文君還真以為自己要演宮樂?
哪有那麼誇張,至多算是鼓吹樂,所用的樂器也不多,大致就是:鼓、鑼、鈸、阮、琵琶、笛、奚琴、笙、嗩吶等。
其中的鑼和鈸屬軍樂,不屬雅宴樂器。而奚琴、阮(圓形琵琶)和四弦琵琶(梨形)、嗩吶等都傳入中原不久,太常和太樂都還沒研究透,暫時也未編入禮器內。
所以此次演奏的所用的樂器只有革制的鼓、竹製的笙笛算是禮制樂器,離宮廷宴樂所需的八音(禮樂規定的八種材質的樂器)還差著六種,遠遠談不上逾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