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到晚上,梁若虛就跟沈二爺商量妥了。
於是第二天,他就代邀了十餘個年少的學子,從十二歲到十五六歲不等,雁沈絕三人也在其中。
同時把三盆以上才贈送,改成了只要買花就可以贈送,買一盆就送,同時也以沈二爺的名義,把捐善堂的話給放了出去。
這也是二哥哥他們,頭一回與本地的少年學子們交往。
這十來個人主要分了三派,有好奇的,有刻意交好的,但也有明顯迴避,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的。
前兩種不用說也明白,這回避的呢,一般來說,是基於文人的清高,覺得正因為你巴上了景行伯,所以我才不會與你交往,不然人家不是會覺得我是趨炎附勢之人?
這樣的人,在文人之中,尤其年少的文人中,真不在少數。
可是這在二哥哥看來,並不聰明。
畢竟,你若是自己喜歡讀書,當個興趣也就罷了,可你應縣太爺之邀來此,明顯是有志於科舉的……
科舉是為了入仕,入仕是要與人打交道的,不管你想做什麼樣的官兒,在官場之中,壓根兒就清高不起來,哪怕你有李太白之才也沒用,畢竟,你想一展抱負,起碼,先得留著命,次之留著官位,不然呢?做夢施展抱負嗎?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避之唯恐不及的。
這明顯是因為梁若虛貶謫了,覺得他可能是得罪了什麼大人物,所以不敢交好,怕牽連到自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