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方便,就算不在書院住宿也沒關係。
至於入院測試,李紈和賈蘭一點都不擔心,強烈的自信心讓他們堅信順利過關毫無問題。
果然,賈蘭順利地透過考核,正式成為白鶴書院的一員。
年後,小院那邊尤氏最先搬了出去,只讓人給迎春遞了口信,就帶著自己的東西搬走了。搬去哪裡,以後有什麼打算都沒說,就這樣一下子跟大夥斷了聯絡。
迎春也不在意,人各有志,尊重她的決定,反正她也不可能養著她們一輩子,她又不是開善堂的。
繼尤氏之後,探春也找到了迎春,告訴迎春她們娘三個想租個房子搬出去。
迎春詫異了,她可是很清楚探春三人的經濟情況,趙姨娘一個奴僕出身的小妾哪裡有什麼嫁妝,抄家時更是一分一毫也沒能帶出來,如今那母子三人想必早已是囊中羞澀了,又哪來的銀子租房子應付日常開銷。
探春似乎看出了迎春的疑惑,有些得意地說:“這些日子和我娘一起繡了幾副繡品。二姐姐也知道我的女紅手藝,當初教授的師傅可沒少誇我有靈性。我繡的花開富貴和麻姑獻壽可是賣出了八十兩的高價,再加上一些小件,林林總總也有一百來兩。環兒去打聽過,租一個稍偏僻一些的五間房小院,一個月才八兩銀子,環兒也準備去做店夥計,每個月也有幾兩的進項。等以後攢些積蓄,環兒也學會了生意經,我們就開間小店,日子總會越過越好的。人終究還是要靠自己,我們不能成為二姐姐的負擔。”
在迎春不知道的時候,探春一家三口已經安排好了今後的生活,並有了為之奮鬥的目標。迎春很欣慰,也為她們高興。
的確如此,誰又能為誰的人生負責一輩子?腳下的路終究還是要靠自己去走。
迎春決定再幫她們最後一次,讓她們以後的路走的順暢些。想起孫紹祖的眾多房產,其中有一套臨近青雲街的柳樹街上的一處門店,後面連帶一個二進的小院。
前面的門店可以用來做些小生意,後院供他們母子三人居住,寬敞又方便。房子離繁華的青雲大街很近,是個做生意的好地帶。離孫府也不算遠,有什麼突發事件,來搬救兵也快捷。
越想越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拿出房契放到探春手中,先開口阻止了探春未未出口的話,“拒絕的話就別說了,二姐姐給的,你就安心收著,我能幫的也就這麼多,以後日子如何只能靠你們自己。”
探春眼睛紅紅的看著手中的房契,內心的感動之情無以言表,眼淚如斷線的珠子順著臉頰滾落。
都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從前沒機會體會的不深。自打賈家敗落之後,她就越發能深刻體味到這句話的真諦。
同她一同長大的二姐姐迎春,再不是那個木訥懦弱別人口中的二木頭,早已成長為可以為她們遮風避雨的參天大樹。
搞定了探春的事情,迎春又單獨見了邢氏一面。將她們現在所住小院給了她們,並將房契過戶到賈宗名下。
一開始邢氏還老大不樂意,迎春才不管她樂不樂意。耐著性子給她掰扯:“大太太有什麼可不高興的?這房子送了你們就是你們的,放在誰的名下不一樣?如今你和宗兒就是一個整體,難道你還有什麼額外的想頭不成?”
說到這裡迎春不禁探究地看著邢氏,暗自思忖:邢氏年紀不算大,相貌和身材保養的都不錯,莫不是耐不住寂寞想著要改嫁?
如若她真有了這個想法,迎春倒也理解,畢竟人生還有半輩子那麼長,不是誰都能耐得住那慢慢人生的寂寞路。
邢氏見迎春誤解了她,有些惱羞成怒,“你胡說什麼?我是那樣的人嗎?雖然大老爺生前不待見我,嫌棄我小氣沒情趣,可我既然嫁了他,就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我這輩子是不會改嫁他人的。”也許邢氏是想起了從前的種種,拿起帕子擦了擦流出的淚。
迎春挑眉,詫異邢氏還有這樣忠貞堅定的一面,真是人不可貌相!
“既然如此,那你就該將宗兒記在你名下當親子教養。他本就對他的生母沒有印象,你好生待他,他自然視你如親母。無論他將來有什麼成就,你都可以安然自若地做你的老封君安享晚年,還何愁沒人給你養老送終?”
邢氏越聽越覺得迎春的話有道理,她的思想還固定在以前的模式,殊不知現在早已不是賈家尚在的時候了,改變一下思路,發現迎春說的哪哪都好,的確就該按照她說的辦。
她喜歡孩子,卻大半輩子沒懷過孩子,如今身邊有了個名正言順的兒子,自然應該好好教養長大。她所剩不多的嫁妝養活她們母子二人倒是錯錯有餘,實在不成,還可以去二丫頭那裡打秋風,她就不信二丫頭真的能狠心看著他們娘倆餓死。
迎春相信以邢氏那種摳搜仔細以錢為重的性子,怎麼也不至於將日子過到山窮水盡那一步。
這世上就有這樣一種人,無論身處何地,何等境遇,都會先想方設法給自己準備一條後路。以備隨時轉身,便能絕處逢生。
第82章 迎春花開(二十二)
太陽公公剛露出半邊臉, 車水馬龍的青雲街上, 兩旁的店鋪就開門做起了生意。
店鋪門前的街兩邊規規矩矩擺著兩排簡易攤位,賣吃的用的賞玩的應有盡有,叫賣的吆喝聲, 買東西的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
“唉~你們聽說沒, 前面鳳祥樓旁邊有家醫館今兒個開業。據說坐診的大夫和掌櫃小二都是一水的女子,而且那醫館只接待女客和小兒,只為女客和小兒看病,成年男子進都不讓進, 門口還掛著個顯眼的牌子,上面寫著男士止步。”路人甲對身旁一同逛悠的幾人吐槽著。
路人乙驚訝不已,有些不大信。“竟瞎說, 哪家的小娘子不老實待在後宅相夫教子,居然還敢跑出來給人看診,莫不是給人揉揉捏捏就能治病了?嘿嘿,要真是那樣, 我還真想去見識見識哩。”
幾人鬨堂大笑, 路人丙也附和道:“是啊,是啊, 我也很想去見識一番啊!”
路人甲嘲笑他們道:“嗤,別做美夢了,人家都貼出告示說不接待男客,你們要是不信就跟我一起去看看,看我說的到底屬不屬實。”
“好, 走走。咱一起過去瞧瞧這個西洋景,看看到底是哪家的小娘子有本事搞出這樣的么蛾子,她家男人也不管管。”
幾人相互拉扯著朝醫館所在地行去。
來到醫館,只見醫館正門上方掛著一塊被紅綢遮蓋的牌匾。門前整齊地擺放著一排花籃,上面用紅綢帶寫著送花者姓氏名諱。有識字的人好信兒上前細看,著實震驚不小。
送花籃的都不是普通人家:有皇商薛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