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常那樣跪坐著,同樣都是跪在了昭襄王面前。朝臣們自然是有支援東方的,也有反對他的,質疑他有沒有資格去求雨的人也有,他們在這東方閉殿齋戒的三天裡沒少動作,自然是為了求雨這件事進行了一番爭鬥。
只是誰也改變不了昭襄王支援東方的決心,他對這個孫兒有著莫名的信心。看著東方跪在自己面前,他直接讓果內侍宣讀一份詔書,是將他封為太孫的詔書,讓他能名正言順地替自己去祭天台求雨,這也是他能為東方提供的支援。昭襄王多年為王,君威甚重,所以壓根就沒有人敢直接在朝堂之上反對,但背後準備做如何的算計,就不得而知了。
東方難免又是感動得熱淚盈眶,直接對昭襄王叩首,“卓定不負君上厚望!”接著便走出了章臺宮,直接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咸陽城中的祭天台。
此時的咸陽,依然是烈日當空,甚至一絲雲都沒有,這讓昭襄王一系的人都不免擔心了起來,而更多的,自然是準備將東方拉下馬來的一方的幸災樂禍,向天求雨,你也得有這命!
即使天氣格外炎熱,因為知道皇室要往祭天台求雨,所以百姓們便是頂著烈日汗流浹背,也紛紛夾道圍觀,而看著東方一步一步慢慢走在烈陽之下,卻依然氣定神閒,臉上一絲汗水也沒有,百姓們也不免交頭接耳,“卓公子似乎真的有兩下子呢?”“這次求雨應該能成功吧!”對他自然也是有蜜汁自信啊!
走到祭天台,看著祭天台附近熟悉的陣法痕跡,東方的嘴角一抹淡淡的笑意,這大赦赦是準備讓我淋成落湯雞嗎?
而他這笑意在跟隨而來的太卜眼裡看來,就完全是失心瘋的狀態,擦了擦額頭上不斷冒出來的汗,都不知道這是熱的還是冷的汗了,輕聲地說,“公子,可以開始了!”心裡還是忍不住為他緊張了起來啊,這雨要是下不來,可怎麼辦?
東方點點頭,從侍從手中接過豬羊果品,親自擺上了祭臺,三跪九叩之後才拿出一份帛書,開始唸了起來,“百里之地一時而不雨,則民被其災者數千家。然則水旱重事也,天之庇生斯民者,豈欲輕為之乎!……今歲旱矣,令雖愚,尚知恐懼而奔走;神至靈也,得不動於心乎!尚饗!”
而等他這一篇唸完的時候,時間正好到了午時,原本晴空萬里,突然就開始積攢起了雲層,將那烈日給遮蔽住了。太卜原本苦逼的表情瞬間明朗了起來,難道公子卓真的就是傳說中的天命之子?
就算東方不是天命之子,已經上升為神棍專業戶的賈赦也能把他拱上‘天命之子’的臺子上啊!這突如其來的雲層,自然是大老爺的手筆。
和東方約定的午時時辰一到,賈赦便直接在佈下的引水陣的陣眼裡放下一顆靈石,與此同時,他在各地佈下的施雨陣也瞬間因為靈氣的出現而啟動了起來。
雖然涇水看不出任何的變化,但是天空中卻能清楚地看見雲層開始在積攢變厚變暗,不僅僅是涇水附近的地區這樣,而是大秦國境內的所有地區都這樣,天空中就突然出現了雲層,天也就這麼慢慢地暗了下來。
接著雷鳴,電閃,風起,為炎熱的帶來了一絲清涼,而再一道亮眼到晃眼睛的閃電之後,一聲巨大的響雷聲也隨著而來,接著啪嗒,啪嗒,啪嗒,大顆大顆的雨滴開始落下,瞬間就是傾盆大雨!
而云層中,竟然隱隱約約能看到一條白色的巨龍在裡面遊走的模樣,見到巨龍的百姓們不由都奔走相告,“龍王顯靈了,龍王顯靈了!”
最先見到這一條巨龍的單家村已經直接立起了龍王廟,供奉起了涇水龍王,而在不久的將來,這龍王廟像開了花一樣,在秦國的各地紛紛建成。
賈赦大概不會知道自己這用‘呼神護衛’裝神弄鬼的無心之舉,在未來的世界裡,反而饋贈到了自己和東方的身上。
與朝臣一併站在章臺宮外等待的昭襄王,本來看著晴空萬里的天空,還為東方擔心了起來,而祭天開始沒多會兒就看到這啪嗒啪嗒下起來的大雨,甚至還看到了雲層裡的巨龍,不由自主地走進了雨中,感受著雨是否是真實的,而等到自己全身都溼透的時候,甚至還高興地跳起了舞來,“真是天佑我大秦啊!天佑我大秦啊!”
此時無論是朝臣還是內侍,都因為這一場大雨,紛紛跑進了雨中,跟著昭襄王一起跳起舞來,嘴裡自然也是跟著喊,“天佑大秦,天佑大秦!”便是懷有異心想要藉此機會將東方拉下來的人,也只能跟著跑進雨裡面歡呼,不從眾,那不就把自己的狼子野心暴露出來了嘛,真的白做了那些安排了!
此番求雨成功過後,雖然單家村的村民堅稱是自己遇到了龍王,才得到了他的幫助,但是大部分的百姓還是相信這是他們的卓公子求雨成功,才解決了這一次大旱!
而且因為賈赦利用靈石作為陣眼,也因此讓此次下的雨帶了靈氣,雖然這靈氣微乎其微,但是作為草木來說,這點靈氣已經足夠他們茁壯成長,大秦這一次的大旱,百姓們不但沒有因為初期的旱情而導致顆粒無收,反而還遇見了百年不遇的大豐收,這讓百姓更堅定是卓公子的迴歸,才給大秦帶來了這樣的好福氣。
東方也藉由此次求雨,在百姓中的聲望更上一層了,當然了,這自然也是少不了太卜那故作高深的宣傳文案了,什麼天命之子,氣運之子之類的,完全是不要錢地往東方身上加啊!不過太卜往他身上加這些名號確實是真心的,能在晴空萬里之下求雨成功,不是‘天命之子’是什麼?
至於大老爺嗎,自然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啊!
作者有話要說: 尋秦記裡可喜歡善柔了!
求雨的話是百度來的……ORZ……原文是“年月日,乾德縣令歐陽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祭於五龍之神曰:百里之地一時而不雨,則民被其災者數千家。然則水旱重事也,天之庇生斯民者,豈欲輕為之乎!不幸而遭焉,則歸其說於二者。一曰吏之貪戾,不能平民,而使怨籲之氣幹於陰陽之和而然也。一曰凡山川能出雲為雨者,皆有神以主之,以節豐兇,而為民之司命也。故水旱之災,不以責吏,則以告神。嗚呼!民不幸而罹其災,修與神又不幸而當其事者,以吏食其祿而神享其祀也。今歲旱矣,令雖愚,尚知恐懼而奔走;神至靈也,得不動於心乎!尚饗!”用得不對的話請見諒,我是個文盲……
☆、尋秦10(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