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抽出一疊紙幣和幾張薄紙,一左一右地摞在典獄長的大書桌兩側。
單看厚度,傻子都知道要左側那摞——但諾頓先生在錢財上,可精明的很。
他的眼神在綠油油的美鈔上滯了滯,便伸手探向右側。
典獄長掃了幾行,拜倫便適時地開始解釋:“諾頓先生,昨日班森見您忙碌,便託我把先前欠您的一千元帶來……
我知道他那裡還差著您不少,但……您看,我這邊有些專案,替他抵了那點利息,可足夠?”
諾頓看到工程合同的末尾,勞動單位指明瞭是肖申克建造隊,且每一頁單子的委託金,都在五位數以上。
這一疊,看著輕輕薄薄的,不過四五張。
背後卻蘊含著拜倫耗盡人脈,方才集來的建築專案委託。
諾頓在心裡盤算一番,兩邊都有點割捨不下,便問:“嗯,都是好的,但何必非要拿去管班森那夥人的破事?”
“您知道的,做工程最需要體能充沛。咱們肖申克監獄不缺吃苦耐勞之人,卻架不住,那菸草抽多了,犯人們有心也無力”
拜倫的話點到為止,餘下的事情,全交給諾頓典獄長自己權衡。
諾頓深知在建築行業,還是需要聽專業人士的建議。
他略微沉吟,點著頭說:“還是你考慮周全,班森的事,我下午便與他說,一切到此為止。你這些專案一定留住,放心,肖申克建造隊會按期到位的”
這件事,讓典獄長對轄下的“搖錢樹”,有了更為直觀深刻的認識。
長遠的發展使他按下肚子裡的貪念,語氣更為柔和:“拜倫隊長,你為了監獄的發展,真是費心費力!到時候給那些人發完了工資,餘下的,自當有你一半”
說什麼工資,拜倫心下哂笑:‘這話就是要把工程費對半分了,哪還會有留給工人的份呢?’
至此,三姐妹事件的遺患,算是暫時了結。
用兩指輕按眉心,拜倫放空大腦,緩了緩一直繃緊的神經。
可剛一走神,他便習慣性地走回自己的辦公區。
一抬眼,看見離開座位向他問好的安迪,拜倫下意識露出幾分笑意:“上午好,辛苦你了……”
“哈德里先生,都是分內之事,何來辛苦”安迪微微低著頭,遞上一沓整理好的套圖。
拜倫在熟人面前沒什麼好防備的,一時便沒能察覺到安迪態度的轉變。
但是,幾個小時的無聲共處之後,他反應再遲鈍也該知道——昨日那句頭暈眼花的胡言,果真把安迪得罪慘了。
也對,這既不是哥們損友間互稱“孫賊(孫子,北京方言發音)”的故鄉,更不是追著首富叫爸爸的二十一世紀。
換個人跑到他面前,冷不丁來一句“兒崽”,拜倫也受不住。
更何況安迪·杜弗蘭,在外邊時,是社會地位頗高的銀行家,心裡必定氣惱極了。
可讓拜倫解釋,他難得地嘴笨起來,半晌,竟找不到合適的開場白。
直至安迪結束今天的工作,回到囚犯樓吃晚餐,拜倫的嘴巴都如同上了膠般,一言未發。
右手托腮,他的目光在桌面上無意義地逡巡著,看到相簿時,灰眸突然凝結。
一手拾起墨綠色的皮質冊子,拜倫翻看起來;從頭到尾,比對再三,他捏住鋼筆,陷入新一輪的沉思。
幾個小時之後,安迪頂著樓道里昏黃的燈光,回到二樓最左側的囚室。他坐在床沿上,好似一尊沒有生機的泥塑。
伸出右手探向聖經,安迪閉著眼睛摸索石錘的輪廓。
“嘩啦”一張巴掌大的相片掉出來,他瞬間瞪圓了眼。
確認四周無人,飛速拾起一看,只見背面有句話:‘這是我兒子,阿奇伯德。昨天的事,無意冒犯’
安迪帶著幾分疑惑,把相片翻轉過來。
拜倫隊長身著筆挺西裝,一頭微卷的暗金色髮絲歸攏得整整齊齊。
懷裡抱著個圓臉大眼的胖仔,融化了他滿身肅穆之氣。一大一小,笑的格外好看。
望著拜倫那標準的傻爸爸式笑容,安迪勾起唇角,輕聲道:“這蠢樣,倒是似曾相識”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很有話想說
但是今天好累
大家久等了
明天再聊吧
如果明天再更,估計是捉蟲
祝大家春節快樂哦
以下文字來自大年三十的作者君:
摩西十誡是《聖經》的基本行為準則
對後世西方各國的法律體系和道德觀念均有影響
第六條:You shall not kill
《聖經》裡面應該是沒說過drug問題的
因此,正如文中所言,這些屬於“夾帶私貨”
不過,我的確覺得,那些賺黑心錢的人
相當於慢性殺人,所以活罪難逃,死罪亦不可免
監獄作工沒有工資的說法,但是會有一定額度的報酬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諾頓的貪汙專案
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建築工程:修橋建堤、挖溝掘道
所以說,這裡算是讓典獄長提前開始貪吧……
請大家記住文案上說的“主角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大概就是隻顧自己和在乎的少數人吧)”
拜倫去管獄警暴力執法和特殊交易,是因為觸及他的底線
同時,如果不管,早晚會給他帶來麻煩
而囚犯們吃的好不好,相互之間的矛盾多不多
出去做工累不累、有多少報酬,他目前真的不太關心
當然啦,安迪小太陽會逐漸點燃拜倫隊長的同情心!
大家可以期待他未來做的更好~
作者君目前只期待晚上的撈元寶活動哈哈哈
第10章 第十章
第二日清晨,拜倫早早地坐在辦公桌前,卻並非是為追趕設計圖的進度。
畢竟,位於郎費羅植物園旁的伊麗莎白小學改造專案,已然進入收尾階段;而奧古斯塔全市社群圖書館計劃,尚在籌備之中。
他輕柔地展開書桌右側的那摞圖紙,審視著被一一填補的標註,精巧細緻,字如其人。
拜倫不禁想起,被他夾入相片的那本《聖經》。
昨日,他藉著清查的名義,單獨去了安迪的囚室。抬起來一掂量,對材質重量格外敏銳的拜倫,便察覺出些許異樣。
翻開一瞧,果然不出所料,他制服衣兜裡的那張父子合照,並不是這本書的首位“訪客”——身高六英寸的錘子先生,搶了先。
而目光如炬的哈德里隊長,在屋內掃視一圈,就在床頭、窗邊找出不少惟妙惟肖的石雕作品,他們的存在,為石錘提供了合法用途。
囚犯們的晚餐時間即將結束,拜倫並未在囚室內多留,但銀行家消磨時間的小愛好,他已瞭然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