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人谷之請!葉英知曉王遺風與葉澤相交多年,可是便是這麼多年也從來沒見過他邀請葉澤去過惡人谷一次!因為不只是葉澤,王遺風自己也是知道避嫌的,可是,現在他卻請葉澤前往惡人谷。這其中所代表的含義讓葉英不得不擔心。
即使現在的惡人谷在王遺風的整治之下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惡人谷了,可是,那依舊是惡人谷啊!即使有王遺風的鐵血統治,那也是這江湖之中堪稱最兇險的地方之一的惡人谷啊!一想到這家徒弟那點小聰明在那些窮兇極惡的惡人們眼中根本不夠用的場面,葉英夜間就時常輾轉難眠。雖然葉澤十多歲的時候他就將他放出去自己闖蕩,可是,江湖再險惡又哪裡及得上老父親呢?再者,俗話說得好,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話放在老父親身上也是通用的,即使葉英不是葉澤的親父,但是,師者如父,他既喚他一聲師父,他又如何能不擔憂呢?
不過,好在,葉澤已經回來了,既然回來了,那麼惡人谷中到底發生了什麼,那都已經不重要了,左右,他相信他家徒弟的人品,無論葉澤做了什麼,總是有他站在他背後,為他遮蔽一切危險的。
葉英的這番心理活動,葉澤自然是無從得知的,否則的話,知道自家師父的這番心思的葉澤說不定早就已經感動的泣不成聲了。
葉澤此時還正享受著和自家師父重聚的喜悅,可是,師徒二人之間溫馨的氛圍沒有維持太久,便被笑眯眯地脫離勸酒的大部隊,來到他們面前的楊逸飛給打斷了:“葉大莊主,等下宴會結束,在下有些事情與您詳談,不知可否請葉莊主賞臉?”
“可。”楊逸飛如今已經就任長歌門門主之位,別說葉英一向很少拒絕別人的邀請,便是隻是為了長歌門的臉面,葉英也不會拒絕楊逸飛的邀請。
葉澤心中雖有些不悅楊逸飛打斷了他們師徒相聚,但仍是禮貌地對楊逸飛行禮道:“在下葉澤,見過楊門主。”
楊逸飛不由微微側目:“你便是葉澤?”隨即他又似乎反應過來自己的話似乎有些不太禮貌,當即解釋道:“久仰大名,日前還聽家兄提起過。”
“啊,青月前輩啊!”提到楊青月葉澤對楊逸飛的那點不滿也不由消失了,沒辦法,誰讓他和楊青月共患難過呢?難友的弟弟,總要多包涵一點,嗯,他絕對不是怕被道子前輩平沙!絕對不是!葉澤微微一笑:“不知青月前輩近來可好?”
想到自家大哥的情況,楊逸飛不由低嘆一聲:“還是那個樣子,不過,不管怎麼說,已經比以前好了許多了,我也算是知足了。”其實楊青月早已不再渾渾噩噩了,只是偶爾被某些因素影響可能會突然頭痛,而且,因為常年沉溺環境的緣故,就算如今已經恢復了正常楊青月還是寡言少語,成日只喜歡抱著琴,垂眸撥絃,頭髮披散之下,也不怪旁人總喜歡喚他瘋子大爺。
咳咳,其實說起來葉澤也是叫楊青月大爺的,只不過,當著人家親弟弟的面,葉澤是肯定不會那麼大膽的。
楊逸飛湊過來,葉澤是不可能趕他走的,葉英又不開口,葉澤知道自己和自家師父的二人世界是肯定過不成了,索性他便直接與楊逸飛聊了起來,二人也沒有什麼主題,天南海北地聊了不少之後婚宴也終於在星月交輝之下結束了。
葉英也沒讓楊逸飛再帶著他們去客院談話,而是直接將楊逸飛請回了天澤樓。“不知楊門主尋葉某有何事?”
葉澤原本只是習慣使然地跟著葉英回了天澤樓,此時聽到這句,葉澤才反應過來,略有些尷尬地撓了撓臉,指了指門口問道:“啊,那個,我先回去了?”葉澤說著便欲轉身。
卻聽到楊逸飛揚聲道:“葉大俠還請留步!”
見葉澤停步,楊逸飛方才沉聲道:“九齡公曾言若是葉大俠在此,務必要告知您此事。”
“哦?”聽到楊逸飛的這話,葉澤也不由奇怪了起來:“什麼事情?”
楊逸飛沉聲道:“九齡公讓我轉告各位安祿山已死!”
“什麼?!”葉澤險些眼前一黑嚇暈過去。也不知道,到底是喜的,還是嚇的。
第184章
驚聞安祿山的死訊, 葉澤一時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該憂該喜。喜的自然是因為少了安祿山,安史之亂便是再起, 僅有史思明一人主持的叛軍多半難成氣候, 那場席捲了整個大唐的兵禍已然消弭於了無形之中,這開元盛世想來必可得以延續。
而這憂,也不能說是葉澤杞人憂天, 畢竟, 去了安祿山還有史思明,便是沒有史思明,就憑這大唐光鮮的外衣之下隱藏的危如累卵的種種民生問題, 多半還會再有什麼朱思明、白祿山, 歸根究底,這開元盛世看似繁華,實則還有無數危機有待解決, 可是,他卻已然失去了先知先覺的能力。
葉英似是察覺到了他的不安, 探手拍了拍葉澤的肩頭, 沉聲道:“勿慌。”一切有我。
葉英的承諾雖未宣諸於口, 但, 葉澤已然聽懂了他的未竟之言,他家師父雖然不擅言談,卻從來不吝於給予他安慰,但凡他心有不定之時,葉英總會給他破除迷障的動力與決心。
而擺脫了這個訊息所帶給他的震驚之後, 葉澤也迅速撿回了自己的智商,平下心緒,轉而向楊逸飛詢問起了這件事情的始末來。
這件事情,說奇也奇,說不奇,也算是順理成章。奇,便在於安祿山這個在原本的歷史程序中被數次彈劾都從未引起李隆基的反感的大奸臣竟然被人扳倒了;說不奇,則是因為,在葉澤的推動之下,長歌門、純陽宮、天策府三方同時發力,如今朝上、宮中的局勢,已與原本的歷史進展大大的不同了。
首先,朝上,九齡公雖已告老還鄉,然而因為九齡公這次多在朝堂上週旋了數年,故而朝中風氣並未太過惡化,再加之那幾年中長歌門中的有識之士大多投身朝堂,便是那些本來無心朝堂的也被老門主趕進了朝中。長歌門教出來計程車子,便是最初未有出仕的打算,但在門中長輩們的耳提面命與他們自己的責任心驅使之下,實則他們做出來的政績也並不差。
其次,宮中,之前的武惠妃如今已經成為了皇后,她感激於呂祖的救命之恩,對於呂祖的提點可謂是言聽計從,不過,呂祖的身份在那,尋常的小事自然勞動不到他,此時便是輪到於睿出場的時候了,清虛子於睿身為天下三智之一,本就是天下一等一的智者,再加之有葉澤提供的情報護持,於睿想要把一個耳根子軟的皇后忽悠成自己人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雖然如今沒了楊玉環的事情,可是實際上,安祿山也不是沒想過請武惠妃為他保駕護航,但是,在於睿盡職盡責的忽悠之下,武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