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比別人多出來的兩天假期,白天都用在了錄音棚,晚上則待在了散人廬。
如今的散人廬,已成京都最高階消費場所裡的一個特殊存在,就因為這裡每到晚間,外面那條並不跟主要幹道相通的柏油路上,停滿了樣子看上去極普通,車牌號卻有特殊意義的汽車。
甚至由於這些車輛的不時光臨,街道的另一端新設立了一處交通崗,要知道這條街上平時並不會有車輛通行,因為稍靠近那座小石橋的那頭是條狹窄的小衚衕,腳踏車經過那裡都要下來推著走。
衚衕的外面就是北海公園的後門處,另外有條勉強可供車輛同行的狹窄馬路,一直深入老舊的舊城區,那裡沒有高樓大廈,只有院門口鑲有“市級文化保護單位”銅銘牌的破落四合院。
狹窄馬路的入口距離這一頭很遠,就是跟故宮相距不遠的一條著名商業街,街上的門面就是這種老舊四合院裡的偏房改造而成的門頭房。
因而在平時的時候,街口處的遊人如織,實際上也不適合車輛進出通行,也就導致了四合院區內街面上偶爾的汽車出現,只有當地住戶使用的私家車。
久而久之,在北海公園後門東至商業街,北至散人廬的那條街,是京都城核心城區裡唯有的不便車輛進入的區域,範圍內看似破落的居民區裡卻深藏著本地太多有錢人。
當然平時時候大街上、衚衕裡,最常見到的人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大爺大媽,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穿著過膝的白色跨欄背心大褲衩的大爺,與一身寬鬆短打扮的大媽,手裡拎著馬紮或者菜籃子是這裡的一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