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君瑜還記著祁襄讓他不要主動出頭的話,所以這幾天除了必要的話,別的並不多說。
邊關駐守的將領請求朝廷派兵支援的摺子一封接著一封,克驪族這次完全是有備而來,看樣子不只是為了食物,大有侵佔城池之意。而議了幾天,連是派兵過去,還是調兵前往都沒有個準。
不是因為糧草不足,也不是因為朝中無人,更不是因為兵數不足,而是誰都想佔這份軍功,但有些人想佔卻沒這個能力,又不甘心拱手讓人,所以相互牽制起來,沒有最終的結論。
而皇上也有皇上的顧慮,派奉北將軍或其他老將去是最穩妥的,可這些人戰功卓著,要再添,必得謹慎,以免功高震主。再者,萬一敗了,可比一般將士敗北更致命,到時氣勢不在,恐怕面對的將是接連的敗局。也好在奉北將軍等人沒有主動提出出戰,這讓皇上比較滿意,沒有君王喜歡臣子爭功或別有目的,這樣正合他心意。
“皇上,克驪族來勢洶洶,調兵支援比較快,可以儘快打壓住克驪族的勢頭。”
“皇上,臣以為不妥。調兵固然快,卻也會削弱一方防禦。若有不軌之徒趁機生事,豈不是拱手讓城?”
“臣複議。如今軍中人數充盈,趕往邊關是慢一些,但只要出征人數夠多,氣勢上就可以給對方壓力,邊關將士也會受到鼓舞。是最妥當的辦法。”
“臣也複議。調兵總歸不穩,如今開戰,又不知道有多少外族想坐收漁翁之利。保險起見,還是京中派兵最為合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