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考慮到現在藍星這詭異而又很“符合歷史螺旋”的發展環境,顧青已經沒辦法再像之前那樣坐在幕後,依靠九州智囊團和張天浩這些心腹來推動技術跨越。
所以,在看到空間站研發專案負責人楊市匈以及其他一眾博士、工程師們在哪裡愁眉緊鎖,但又拿不出實質性的進步方案,顧青幽幽的嘆了口氣。
他走到主操作檯旁邊的副操作檯前,開啟模擬系統和智慧AI天工“外掛”,一邊整理資料,一邊開口說道:“空間站的設計,我們需要的是大膽設計,小心求證,踏實而激進。
外太空沒有氣壓,國際空間站艙內氣壓卻高達101千帕,我們都知道工程師如此設計是在模擬藍星地面上的自然環境大氣壓強,但這也同時意味著這座國際空間站的部分艙段長期都在承受著極高的內外壓力。
在天工調查的資料當中顯示,目前國際空間站上有實驗艙的艙壁最薄處僅有4毫米,但卻要承受101千帕高壓,這自然會導致很多問題出現。
比如四年前,國際空間站出現的空氣洩漏問題,在經過調查後,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們才鎖定漏氣點在星辰號服務艙上,並且在找到這個漏氣點的時候,該星辰號服務艙內部還出現了溫度升高的特殊問題。
三年前,毛熊的宇航員在他們國家的曙光艙內部發現了六道裂縫,這代表著曙光艙已經出現了金屬疲勞的跡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