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妖鳥鬼車》
《韓詩》雲:孔子渡江,見之異,眾莫能名。孔子嘗聞河上人歌曰:“鴰兮鶬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
這種“一身九尾”的鳥,曾經被孔子看到過,當時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只覺得它非常怪異。後來有人將它叫做“鶬鴰”,也就是貓頭鷹一類的鳥類。九頭鳥也許就是從九尾鳥演變而成的一種傳說兇鳥。
《古小說鉤沈》輯《玄中記》也有記載:姑獲鳥夜飛晝藏,蓋鬼神類。衣毛為飛鳥,脫毛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遊女。一名隱飛。鳥無子,喜取人子養之,以為子。今時小兒之衣不欲夜露者,為此物愛以血點其衣為志,即取小兒也。
故世人名為鬼鳥,荊州為多。昔豫章男子,見田中有六七女人,匍匐往,先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去就毛衣,衣之飛去。
一鳥獨不得去,男子取以為婦。生三女。其母后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以衣迎三女,三女兒得衣亦飛去。今謂之鬼車。
而這也是我國最早的人仙戀的故事,也是最早的關於仙女下凡的傳說故事。
在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六《羽》中記載:鬼車鳥,相傳此鳥昔有十首,……一首為犬所噬。
宋代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九中也有記載:鬼車,俗稱九頭鳥,……世傳此鳥昔有十首,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為災咎。……身圓如箕,十脰環簇,其九有頭,其一獨無而鮮血點滴,如世所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