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聯絡他們的人,來自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多個國家。
歐洲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兩百多年的工業發展,讓歐洲留下的受汙染土地比美國還多。
楊東昇查了下資料,大名鼎鼎的萊茵河曾經號稱“歐洲下水道”,沿岸的瑞士、奧地利、法國、德國、荷蘭把工業廢水、生活廢水直接排進河中,致使很長時間內萊茵河中魚蝦完全絕跡,嚴重到連河兩岸的井水都不能飲用。
直到八十年代末,萊茵河又爆發了一次大汙染事件,歐洲才不得不真正將治理萊茵河提上日程。
楊東昇記得前世有一個德國考察團來他們公司參觀,有個德國老頭一路各種嫌棄中國的空氣、中國的水。
想想也真是可笑,你國家的汙染才治理好了幾年,就跑來挑三揀四。看那老頭的年齡,肯定是經歷過德國汙染年代的。
無論是美國人每天釋出的華京PM2.5,還有歐美基金資助的環保紀錄片,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中國還沒有機會鞏固工業成果,就匆匆去工業化。
否則中國繼續向工業化頂端攀登,一旦中國可以製造高效可靠的晶片、機床、柴油機、燃氣輪機、中厚板軋機這樣的高階產品,那麼發達國家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在他們看來,我們國家的500強最好都是某想那樣沒追求的公司。
非洲就是反面典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