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皓峰皺眉沉思:這堯舜大陸的打鐵業,純靠手工,沒有蒸汽機,沒有汽輪機,更沒有電力。要想提高生產力,得先改善動力系統。
那用什麼方法來改善動力系統呢?風力?不行,閩西地區,山高且多,風力被高山所阻,平時的風很微弱,少有疾風時日,所以風力不適合現在所用。
火力?更不行,現在這個時代,對礦產的挖掘和利用,還處於極其落後的時代,煤炭資源的挖掘和利用,還非常原始。
水力?對,水力!閩越國山高水冷,水路通達各國。除了山,就是水,資源非常豐富。
水車,在這個時代,已經問世。只是水車的設計,還很原始,利用率不高。
李皓峰在李家坳的田地裡有看到過,那是較大的腳踏龍骨車,也稱“翻車”、“蹋車”,因為其形狀猶如龍骨,故名“龍骨水車”。主要用於地勢較高的田地灌溉。
龍骨水車的結構,以木板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輪軸一。另一端有小輪軸,固定於堤岸的木架上,用時踩動拐木,使大輪軸轉動,帶動槽內板葉刮水上行,傾灌於地勢較高的田中。
總而言之,龍骨水車的構造,以及原理,用上一世的眼光來看,就像是礦場裡常用的,傳送帶。也和工廠裡的流水線操作檯相似。
這時候的水車動力,還是使用人力。一部小型的龍骨水車,需要兩個人踩動,而且效率太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