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且靜觀至入冬時罷。”
對於鄭璞的拖字訣,丞相乃是如此答覆,亦對此事做了定論。
如若三個月後司馬懿依舊沒有未發起關中決戰,那麼從關中調遣兵馬歸來東三郡的決策,將不復有商榷的餘地。
對此,鄭璞不復爭。
蓋因戰事僵持到入冬,漢軍的確到了不得不冒險的地步。
同樣,他仍是一籌莫展。以司馬懿隱忍的性格推斷,莫說三個月了,就是一年半載後魏國也不見得會出兵!
難不成,今歲關中無有決戰的機會?
站在營寨矮垣上的他,看著仍是半點前來死戰跡象都無有的魏軍,不由在心中嘆息著。
這種主動權完全被別人掌控、而自身卻束手無策的感覺令他覺得很憋屈。不管是出自身為誘敵之策的籌畫者,對虛廢國家之功的愧疚使然,還是他人技高一籌的不甘心。
索性督兵出營死戰,博得一線希望吧?
在輾轉反側之時,他心頭上一直縈繞著這樣的念頭。
但這個念頭很快便被壓下去。
無他,王昶與胡質都在此處兩個月了,早就沒有了“立營不穩”或“士卒跋涉而來必疲憊”的可趁之機;且魏軍幾乎三倍於己,出營鏖戰的勝算真不大。
這種求戰不得的情緒,同樣出現在堵水河谷營寨的戍守將士心中。
出兵近一歲的他們,已然戰不得退不得的百無聊賴有所厭倦,雖然不止於滋生怨言,但人人皆意興闌珊,不復先前計程車氣如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