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諸葛恪並不嗜殺。
今番盡誅已然降伏的敢死兵,乃是事出有因。
一者,為自身長遠計慮。
他的招降之言,如寬恕從叛者不死且請赦其家眷等事乃是權宜之策,並沒有徵得孫權首肯。若饒了敢死兵不死而令此事洩露,哪怕孫權不罪責,亦會落下擅作主張的口實。早就被定為太子左輔、備受孫權器重的他,不想留下日後會被政見不和者攻訐的仕途汙點。
其次,乃是為得麾下士卒之心。
為了激勵將士死力,在未戰之前他便許下讓山越各部雪仇的諾言。若是食言而肥,恐威信盡失,將士不復愛之。
況且,誅殺韓綜一人的功勞與全殲叛逃之軍相比,自是不同的。
既可得到廟堂更多的賞賜授予將士,又可彰顯自身統御之能、夯實自身日後得以統領大軍作戰的根基,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則是敢死兵盡授首,亦是罪有應得。
此些士卒以及其家眷先前備受孫權厚待,但卻隨著韓綜叛逃,且頻頻入吳境殺戮百姓、擾亂民生,堪稱惡貫滿盈、人神共憤!
今盡誅之,實乃順應天命以攘除奸兇也。
有何不可!
殺戮殆盡後,諸葛恪乃讓部曲督將韓綜與敢死兵的首級送歸濡須塢請功,自身則是留在山谷中督促將士們修築防禦工事,以防魏國或有別部來襲。
有備無患嘛。
依著常理推斷,如今魏國大軍屯在舒縣硤石口,彼逆魏曹叡不可能令韓綜部獨自前來濡須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