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手術進行到這裡,按照原來的手術計劃,確定了室間孔位置,看見了脈絡叢。只需把分流管頭端放到室間孔正方避開脈絡叢,算達成手術的第一個小目標。
問題是,既然用上了腦室鏡,好心的醫生是會順便把患者的側腦室檢查下,看看患者的腦室系統裡有沒有其它問題。
這患者之前懷疑為交通性腦梗阻,是不是真是這樣的,或是ct等術前檢查沒有能拍出來什麼東西。這個年代的ct精確度不是非常高的,以前案例有提過這點。
現在醫生使用的腦室鏡是硬鏡不是軟鏡。醫生比較全面地檢視腦室,可以換上帶有角度的鏡。拔出腦室鏡,換頭,換上三十度鏡頭,再重新插入。
一回生兩回熟,謝婉瑩旋轉三十度鏡頭時,雙手是更加穩穩當當,壓根兒沒有什麼好怕的。
原先的鏡頭是隻照正前方,帶有角度的鏡頭換上去,再稍微退一退,旋轉時,可以見到穹窿狀側腦室一圈的壁。
整體上側腦室的形狀,醫學生們在學校解剖教學室裡早見過的,好比個腔道,只是不是正圓等規則形狀,有點像奇形怪狀的洞穴。
人體內類似的腔道多著了,像氣管像消化道,只是一般人沒想到人的大腦裡一樣有。而這點深刻體會醫學生光是在解剖室裡難以體會出來。解剖室裡是死物不是活的生物,不像在手術間裡能親眼目睹腔道里的生命現象。如當今的監控器螢幕上可見到患者腦內腦脊液在腦室裡流動的場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