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馬由雖說不會主動去尋求什麼獎項,但不妨礙他了解一下諾獎的資料。發現浩土星的諾獎大部分和前世相同,只是在評選程式和日期上,有些小差異。前世是2月開始評審候選人,10月就會頒佈獲獎者名單。但現世卻只在頒獎前一個月,才公佈最終候選名單,相當於多了一個評選程式。
推薦截止日也放寬到當年的8月底,給評審委員會留了75天的評審時間。當然,大多數推薦名單,都是在5月前就送到瑞典。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對所有推薦來的上千位備選人中,初選一輪,每個大獎最終留下5名候選人。後來推薦的名單除非特別優異,很難擠掉前面已入圍的人。
今年8月底,馬由就被劍橋大學幾位曾經的諾獎獲得者,聯合推薦給瑞典諾獎評委會。
瞭解到這些情況後,馬由又分析了一下是否可能獲獎的問題。
馬由有一個感覺,這次的諾獎評審委員會純粹是因他的名氣,或者說是還是一位少年,拿他做為一個噱頭,根本沒有誠心準備給他頒獎。
腦域開發超過了30%,不僅僅是大腦運算速度遠超全球所有計算機總和那麼簡單。計算機運算速度無論多快都是物理性的,是死物。人的大腦一旦開發到一定程度後,就多出了一些感知能力。
馬由本來就擁有精準控制異能,這是感知能力的一種具象。現在他對未來要發生的事情,也有了一定的預測能力。哪怕是比較模糊,但根據已有的事實、發展軌跡、邏輯等,就能有一定的準確性。或許這就是第6感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