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十四章 防守之策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我想跟神父商量一種對付紅夷炮的辦法。”朱慈烺說出目的。

湯若望搖頭,他是紅夷炮的鑄造者,對紅夷炮的威力非常瞭解,無論多麼堅固的城牆,都經不起紅夷大炮的猛轟。唯一能對付紅夷大炮的,只有紅夷大炮,也就是雙方對轟,誰炮多,誰打的準,誰就勝利。

“萬曆四十七年,徐光啟曾經建言,在京師周城建造大型三層敵臺十二座,並將舊制敵臺改造為三角三層空心式樣,據說這種敵臺,是受了神父從西洋帶來的資料的啟發,這件事,神父還有印象嗎?”朱慈烺淡淡笑。

湯若望眼睛一亮:“殿下是說稜堡?”

“是。”

朱慈烺點點頭,從袖中取出自己事先畫好的一副草圖,交給湯若望看。

湯若望展開一看,幾乎驚叫起來。

十六前,他傳授給徐光啟的,只不過是一種稜堡的初級雛形,很多地方都還

不完善,因為他並不是稜堡的創造者,他只是把當時已經在歐洲出現的稜堡工事,給徐光啟做了一些介紹講解。徐光啟深受啟發,和孫元化兩人琢磨出了仿造西洋築城術的“三角敵臺”,並獻給了朝廷。

由湯若望傳授,明人焦勖寫作的《火攻挈要》中,三卷《守城說略》一篇中說到:“西洋城守所用火攻無甚奇異,但凡城之突處,必造銃臺。其制‘捏腰三角尖形’,比城高六尺,安大銃三門或五門,以便迴圈迭擊,外設銃以備近發,設練彈以御雲梯,合上另築了臺二層,高三丈,上設‘視遠鏡’,以備瞭望。且各臺遠近左右,彼此相救,不惟可顧城腳,抑可顧臺腳。是以臺可保銃、銃可保城,兵少守固,力省而功巨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