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法租界,白爾路。
延慶裡,389號。
從程千帆所在的窗邊位置向左側看,正好可以看到博文女校的宿舍。
他的目光是沉靜且深邃的。
每次路過博文女校,程千帆的內心都不平靜。
他會想起父親程文藻生前曾帶他路經此地,給他講過的故事。
民國十年的一天。
博文女校。
“您好,我們是北大暑期旅行團的學生。”
一名二十來歲的英俊儒雅的男青年說。
一位女士從屋內迎出:“您好,我是負責接待你們的會務。”
隨後,十餘名身穿學生制服的青年依次邁步走進這棟老式石庫門建築。
民國三年創辦的博文女校是一所新式女子學堂。
民國十年的七月,正值暑假,博文女校校舍空置,紅黨籌備召開一大,確定借女校校舍作為代表宿舍。
隨後各地的代表以“北大暑期旅行團”的名義入住博文女校,代表們在這裡召開預備會議,交流各地工作,草擬會議檔案,共同探討對中國革命的認識。
為何要打著“北大暑期旅行團”的名義入住?
作為五四運動策源地的北大在全國負有盛名,頗受尊重,以北大名義借住較為方便。
最重要的是,在紅黨的眾多代表中,很多人都和北大有歷史淵源,特別是教員同志對北大非常熟悉,不虞被外人懷疑。
國紅合作期間,父親程文藻曾經以國黨黨員的身份進博文女校發表演講,還特別去了靠西的後面一間房轉了一圈,那是教員同志當時所住的房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