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44章:四處都在議論了

熱門小說推薦

<!--go-->

即使許多百姓,沒有經歷過昨日下響的事兒。

但是對於兔兒山有畝產千斤稻種的事,他們都是知道的。

甚是還有不少的百姓,已經去兔兒山購買過稻種了。

一邊是能夠幫助自己,吃飽肚子的人一方。

另一邊是高高在上,視自己為奴才的一方。

要如何戰隊,百姓們很容易便做出了選擇。

此刻紛紛用仇恨的目光,看著公堂之上的吳勇,以及坐在主位上的吳知縣。

在各地加起來當了十餘載知縣的吳知縣,還是第一次遇見這樣的事。

他有種感覺,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公堂外的百姓給活吃了。

而他,卻感覺自己冤的很啊,這一次不就是買個稻種,怎麼好好端端的事情便鬧的如此之大了。

事已至此,吳知縣只能快刀斬亂麻:“吳勇膽敢公然巧取豪奪,來人呀,將其押下去,擇日發配充軍。”

“吳知縣,你不能這樣啊,我跟了你幾十年,你不能這樣對我。”

“不能這樣對我...”

最終,吳勇被押了下去。

但是,他的話音,卻久久不息的在公堂之上飄蕩。

顯然,吳勇那意思,他會巧取豪奪,乃是受到了吳知縣的吩咐才做的。

吳知縣此刻的腦門上,有大顆大顆的汗往地上滾。

他感覺挺冤的,關鍵是就此事他還不能做任何的解釋。

便只能找一個切入點,和顏悅色的對著蘇棠道:“蘇棠呀,昨日本官確實是派了人,到了兔兒山購買稻種,派的人便是那吳勇。”

“此人也是確實跟了本官有數十載了,本官很是信任他,但沒想到此人卻為了中飽私囊,故而差點傷害到你。”

“此事雖然與本官無關,但終究是因本官而起,本官在這裡給你賠個不是。”

蘇棠便笑著道:“吳知縣,你說笑了,你可是高高在上的知縣,怎麼會有不對的地方。”

“若是沒有事兒,那我便去巡邏了。”

“你去忙你的事吧,這裡交給我”吳知縣又提高音量道,“你放心,本官絕對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定會好好的懲罰吳勇。”

蘇棠一走出公堂,程處默等人便對著她關切了一番。

蘇棠便道:“我沒有事,但願這樣的事日後永遠不在發生就好了,別讓更多的百姓遭遇到不公的對待。”

程處默等人,今日一早便收到了李治派來的人的傳話,讓他們一聚。

他們便早早的就到了指定的地點,見到了李治。

李治便給他們說了說蘇棠遇見的事兒,還商量了一下要怎麼做。

所以,程處默等人,便按照提前約定好的方式以及時機,出現在了縣衙的門口。

即使,沒有李治的邀請,他們現在若是知道蘇棠遇見麻煩了,也是會出手相助的。

暫且不說,他們在蘇棠這兒得到了許多新奇的玩意,以及蘇氏酒樓中那美味的飯菜。

就蘇棠現在掌握有產量超高的雜交水稻,這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他們也會幫助蘇棠的。

程處默便嘆息一聲道:“真是人心不古啊,誰能想到這高高在上的知縣,居然為了省一點銅錢,縱容手下巧取豪奪。”

吳知縣一聽這話便急了,趕緊到公堂門口對著程處默道:“程郎君喲,這話可不能亂說,我昨日真是給了吳勇七十多貫錢的。”

後面的話,他越說越小聲。

實則是因為他並沒有什麼底氣。

他確實是給了吳勇“七十二”貫錢,但只是名義上的七十二貫。

他現在,可是堂堂一知縣,去買這稻種,怎麼的也要給帶你優惠吧。

便名義上撥付了七十二貫錢,實則上,就...七十貫錢。

他想著,他這一次要買四千斤的稻種,買的多,怎麼的也要給一點優惠吧。

憑藉著他的面子,抹個零頭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七十貫已經足夠了。

而吳勇呢,當了這麼多年的管家,對於吳知縣確實是瞭解得很。

對於吳知縣吩咐下去的事情,應該要如何完成,也清楚的很。

這些年下來,每當他到某一個鋪子上去購買某一貨物的時候,他都會從中省一點,裝入自己的口袋。

而那些掌櫃的一聽是知縣要買,這便宜就便宜點吧。

誰願意與知縣論長短,破財消災吧。

這每一次都能順利的買下貨物,吳勇也就越來越囂張了。

既然售價七十二貫的稻種,吳知縣認為花七十貫錢便可以拿下,為何就不能用三十六貫錢呢。

畢竟,這一次面對的是沒有任何背景的莊稼漢。

這便有了昨日半價購買稻種的事兒。

而吳知縣,雖然口口聲聲的說此事乃是吳勇的私人行為。

但說這話他畢竟底氣不足,這便匆忙的吩咐衙役將其押入了牢房。

“你給了吳勇七十二貫錢?好好,我這就給我爹說,讓他提審吳勇,若真是如此,我立馬給吳知縣你賠禮道歉。”

程處默現在只是散官,沒有實權,但是他老子有。

吳知縣尷尬的笑笑:“這點小事,就沒有必要麻煩盧國功了吧。”

他不敢在繼續和程處默聊下去了,索性,便回到了公堂之上,對著李治恭敬道:“晉王,今日讓你看笑話了,下官...”

李治打斷他的話:“今日若不是本王湊巧路過此地,進來旁聽,還真是要錯過這一出好戲,從而也無法知道,吳知縣私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呀。”

“晉王...”

李治根本就不在聽吳知縣任何的解釋,哈哈大笑兩聲,離開了縣衙。

接下來的幾日,在長安城內,無論是酒樓亦或是小攤;無論是有錢人家的餐桌,亦或是尋常百姓的飯桌。

都在議論這長安縣衙,吳知縣巧取豪奪的事兒。

這一個人說或許是假,但這議論的人多了,那就不可能是空穴來風了。

雖然只是一區區知縣,但依然被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的御史捕捉道了。

早朝。

李二嘴角掛著一絲怒氣:“豈有此理,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居然還有人敢如此行事。”

李治就道:“陛下,這一次若不是那名為蘇棠的小小監市,膽敢與吳知縣公然對峙,恐怕,還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蒙受不公。”

李二忽然道:“蘇棠?可是那掌握了畝產千斤稻種的蘇棠?”

“回陛下的話,正是。”

“這就有意思了,朕還真想見見這蘇棠。”

<!--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