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五月初八,柳霏霏令大軍卯時開飯,然後準備開戰。辰時,只聽江對岸一聲炮響,知道龔進彥已經開始對採石磯外圍的吳軍發起了進攻。採石磯駐有十萬大軍,其中周彥華領五萬水軍駐守江岸。大將杜貞領五萬人駐守採石磯內。龔進彥和何永勝分兩路,一路由一萬水軍進攻周彥華的水軍;另一路又分成三隊分別進攻陸上吳軍。
柳霏霏聽到對岸炮響,知道龔進彥已經開始進攻,立即令樊若水開始架設浮橋。浮橋造好之後,樊若水曾在池州試架,至少需要兩千多人才能架起。首先是數十人將兩節浮橋縛好,將一頭縛在安排的石墩上,另一端固定在大船上。每節浮橋十五丈長,兩節加起來就是三十丈。
船舷上有幾個凸起的木栓,只要將浮橋木板上的幾個孔扣上,第一段的浮橋就完成。長江水很深,不可能在江中打樁,所以樊若水就以大船為樁,來固定橋面。只要將大船駕駛好,再拋錨固定,只要不遇到大風浪,船就不會過於漂浮,以此來固定橋面,不至於是橋面晃盪。
樊若水在很久以前就算計好了距離,每條浮橋的長度,船應該在的地方,都在樊若水的計算之中。船長二十丈,體型巨大,在江面中行駛本容易擱淺。不過樊若水要的正是如此,船擱淺後不易活動,才能保證浮橋的穩定。
每隻大船長約二十丈,可同時架設三條浮橋。一邊架設好之後,又將另一邊的浮橋固定好,第二艘大船緩慢的向前行駛到預定位置,然後用普通戰船將三條浮橋運送到大船上固定,如此下去,不消半個時辰,就已經到了大江正中,完成了一半的架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