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劉季多年的潛移默化,鄉里人圈養牲畜的成活率大大提高,許多土地上以為不能吃的野草也被他“發明”了新菜式。 所以,在這裡生活一輩子其實不賴的。 就連劉季從前的未來規劃就是在豐縣當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平時就和朋友們聊聊天,喝喝酒,在這個沒有房貸車貸的時代,守著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過一生。 但是千山萬水都阻擋不了一個狂熱粉絲想見男神的腳步! 劉季心裡又想了一遍男神,但怕自己又出神,趕緊把視線放到幾個兄弟身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 蕭何重複這句話,神情十分激動,他對劉季說:“這又是你‘靈光一現’還是‘偶有所得’?” 劉季汗顏,十分敷衍地轉移話題:“所以你們都不去?那我就自己去了,後天來為我送行就好。” “三狗兒哥,你......” “你喊我什麼?” 王陵話沒說完就被打斷,十分委屈,見劉季一臉‘你不改口我就揍你’的表情,頗不情願地繼續說: “你不是路痴嗎?你去咸陽找得到路?”第3章 身為一個建築師,劉季深深為自己的路痴而羞愧。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他都是根據這個口訣來分東南西北。 但是! 這個口訣是在明確知道某一個方向才行,在這裡,沒有定位沒有導航,他直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家的大門朝哪兒開! 劉季一臉受傷地看著王陵,無聲地控訴他揭開自己傷疤的行為。 王陵見好就收,轉而說起他不去縣府的事來:“你明日不去的話,不僅縣丞要生氣,張先生也絕對不會輕饒你的,嘿嘿,好久沒見你被先生打手心了,十分想念呢!哈哈哈!” 王陵說著就要跑,劉季仗著身高優勢,一把抓住他後領,刻意壓低聲音說:“所以我需要各位好兄弟幫我保密呀!” “保密?你不是說你爹孃那邊已經說好了嗎?” 提問的是突然抖機靈的雍齒。 雍齒因為經常被他爹訓不會說話,導致他幾乎沉默寡言,但都是強忍住不說話,實在忍不住了就會說出來,這就顯得他不說話則已,一說話總是點睛之筆或是查漏補缺。 “季弟,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蕭何也沉聲說道。 劉季放開王陵,一邊整理亂了的衣服,一邊回答:“我說的是,我要去遊學一年半載,又或者三年五載。” “劉大叔能同意?” “你娘怎麼說的?” 兩道聲音同時響起,劉季微微一笑,有些得意地說:“我爹孃真是世間第一好的爹孃,二話不說,直接同意,我娘還說立刻給我準備包袱。” 劉季知道,他們幾個人裡,只有蕭何、曹參兩人可能會和他一起去咸陽。 雍齒他爹很強勢,在縣府擔任令史,希望雍齒能接他的班。 而雍齒已經是任職兩年的小縣吏了,雖然升職很艱難,但不出意外,遲早是要接任令史一職。 王陵則是家中幼子,而且王家家大業大,他又是家中長輩的心頭寶,他家沒有人會同意他出遠門。 盧綰則是因為他爹孃腿腳不便,他哥哥又是個好吃懶做的二賴子,他必須留在家裡照顧爹孃,同時還要兼顧種地等等夥計,這也是盧綰又黑又瘦的原因。 所以,劉季的邀請只有蕭何、曹參能考慮去或者不去,其他人想走也不能走。 “我就不去了,我哥還等著找打呢!” 盧綰第一個表示拒絕,他一臉平靜,看不出真實內心所想,劉季卻覺得他是想出去的。 “我也不去了,就我爹那個性格,你們知道的,不用我多說。” 這是雍齒,不過他肯定心裡想的也是拒絕,因為他前不久剛剛娶了親,新娘子不僅長得好看,做飯手藝也很不錯,想來雍齒是難過美人關了。 “我想去啊!三呃、季兄,你跟我爹孃我爺奶他們說說,我方向感可好了,真的!” 王陵一番自薦沒有得到迴應,劉季本來還想安慰(敷衍)一下他,沒想到這小子又拿“方向”來說事,氣得劉季直接不理他。 劉季還是希望能有人結伴而行的。 特別是當他一個路痴要行走在戰火紛飛的“遊學”之路上時,蕭何這種自帶導航的同伴,以及曹參這種長的魁梧的壯漢就很重要了。 “你們兩個呢?” 劉季盯著蕭何,只要蕭何同意,曹參一般都會附和。 蕭何沒看劉季,他還在思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八個字,又不經意間想到那位李先生的話:世人可知汝。 劉季見蕭何遲遲不語,正待再問,就見蕭何突然站起來,神情恢復了平日裡的悠閒,又帶著少年人的意氣風發。 與他眼神對上,劉季就知道他做好了決定。 果然,蕭何開口說:“我確實是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現在做也未嘗不可。” 劉季大喜,笑著說:“那就好,這下我該不會迷路了吧?” 王陵聽到這句話,就知道剛剛說方向感很好的話惹了劉季不高興,他一個勁地扒著劉季,可憐兮兮地央求:“季哥,你帶我去吧好不好?你肯定能說服我家裡人對吧?季哥?季哥!” “真不行。” 劉季搖搖頭,王奶奶那是有名的潑婦,即使老了依然不減昔年風采。 還記得他六歲那年,四歲的王陵王土狗被李家才三歲的胖墩壓在地上摩擦,差點沒了半條命,王奶奶嚇得魂不附體。 事後,王奶奶在李家門前又哭又喊,一聲一聲“我家土狗啊......”堪稱繞樑三日,連綿不絕於耳。 拐帶王奶奶最最寶貝的孫子,劉季覺得這事不能幹,不僅不能幹,還得勸一勸當事人,千萬別想不開離家出走! “等你行了冠禮,你奶奶就不會管你了,真的!” 今年王陵十五歲,還有五年可以忽悠。 之後,劉季、蕭何、曹參三人約好明日去縣府說清楚,又商量了該準備的東西有哪些、帶多少等一系列事情,眾人各回各家。 一夜好夢。 翌日,卯時初,三人走在鬱鬱蔥蔥的林間小路上,露水打溼褲腳,但三人全不在意,他們在爭論該不該帶廚具,準確說,是劉季和曹參兩人想要帶廚具,但蕭何認為路上可以吃乾糧,到了郡縣鄉里就可以去邸店(飯館)吃。 這些道理劉季和曹參都知道,但他們一個是大胃王兼吃貨,一個是(可能非)典型的種花家思維:不管這人是身處何方,也不管面前有何種材料,飯一定要吃,還要吃飽吃好! 三人一路爭論,直到臨近縣府,劉季和曹參同時閉了嘴,畢竟,一會兒就全靠蕭何那張巧嘴了。 門前,劉季、曹參兩人很識時務地退後一步,示意蕭何先請。 蕭何撣了撣衣角,走進縣府,劉季、曹參隨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