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96

熱門小說推薦

三個儲物袋。

兩個低階的,只有兩個立方大小。

這樣的儲物袋屬於修真界最普通的,空間有限,只能裝一些隨身物品,價格便宜,大概五塊下品靈石就能買到。

裡頭的東西也是零零碎碎,多是一些衣物、吃食、日常用品和廚具,她隨手拿出來塊肉乾,塞進嘴巴里。

忍不住眯了眼睛。

天元大陸因為靈氣的關係,即使是普通食物,味道也是一級棒,真的是吃貨的福地啊。

她的全副家當都是另外一箇中級儲物袋裡,裡頭的空間有房屋大小。

這是她爹在她突破練氣三層送給的禮物。

裡頭有天元大陸的通用貨幣——靈石。

靈石按照蘊含靈氣的多少分為下品、中品、上品和極品,還有傳說的靈石髓。

一百下品靈石可以兌換一塊中品。

一百中品理論上可以換一塊上品靈石。

至於極品因為少見,它的兌換標準就不統一了。

至於可以自生靈石礦脈的靈石髓更是罕見。

林辰希修為只有練氣三層,屬於實實在在的底層,身家自然不會太豐厚。

裡頭只有二十多塊下品靈石。

她拿著一塊靈石放在手裡摩挲,然後嘆口氣放進儲物袋裡。

她可真窮。

其實本來她不應該這麼窮的。

這處大陸名為天元大陸,是個世家和宗門共治的大陸。

世家分九流,九流為最末等,一品之上有超等,天元大陸唯一的超等世家就是李氏皇族。

宗門分三品,上中下,每品又細分下、中、上三級。例如下品有下下、下中和下上。

除此之外,還有超級宗門。

天元大陸唯三的超級宗門是天元宗、劍宗和天符門。

有種傳說,說是劍宗和天符門是從天元宗割裂出去的,但因為時間太過久遠,真相已經無從得知了。

不過有一點不可否認,天元宗絕對是天元大陸最古老的大宗門,底蘊最深厚,這是毋庸置疑的。

她不是散修,也是有家族的。

她所在的家族林家,是景安縣的九流世家。

雖說屬於末流,但是後面有金大腿啊。

林家主宗可是二流世家。

這還不算,老祖宗還是天元宗的化神老祖。

因為有這個背景,所以林家在景安縣可是說一不二的。

家產說不上多豐厚,但絕對是九流世家中的佼佼者。

林辰希是(景安縣)家族迄今為止唯三的雙靈根。

擁有家族特殊補貼。

在練氣一層前每年是下品靈石三十個。

增加一層每年加十塊下品靈石。

她現在練氣三層,每年可以白得靈石六十塊。

這還不算,她每年從家族免費領取的培元丹和練氣散。

培元丹屬於固本培元,可以祛除體內雜質,疏通經絡,為以後的修行打下良好基礎。

屬於溫補丹藥,只要不頻繁吃,只有益處沒有害處。

不會積累丹毒,所以前身也有在吃。

練氣散屬於增加功力的藥物,價格更貴,但是前身遵從她爹的指導,從來不吃,都用來換靈石了。

培元丹和練氣散都是一階丹藥,適合練氣前期。

靈藥分九階,又細分上中下和極品,其中極品無丹毒,但是數量稀少。

林辰希壓根就沒見過,家族的丹藥多是中品,偶有上品。

除以上,還有其他的一些補助,比如衣物、靈米等。

她身在家族,也沒什麼花錢的地方,所以十幾年下來,很是積攢了一大筆靈石。

但是現在都沒了。

用來買她現在用的這個二級防守陣盤了。

可以防守築基期的多次進攻,更重要的是還能隔斷築基期修士的神識探查。

後者是前身不惜花費所有身家夠買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她儲物袋裡還有下品法器長劍一把,屬於林爹贈送,效果比制式的要好一些,鋤頭一把,家族發放。

各種空瓷瓶、玉盒若干。

符籙十二張,其中最值錢的是一張二階下品的流火符(除了世家排名,其餘的無論符籙還是藥品或者是靈獸都是以九為尊),如果築基期激發能打出築基初期的威力來,但是她靈力有限,冒險激發,威力差不多也就是練氣後期的樣子。

但這算是她的底牌之一了。

這可是她出發前林家族長,也就是她親爺爺派管家送給她的。

其他的都是一級的,還不都是攻擊型的,價值一般。

還有一些玉簡,裡頭有她一直在修煉的《長生訣》。

別看名字叫的響,其實是大路貨色。

不說人人一本也差不多。

這個法訣也不是沒有優點的,它最是平和,修煉慢些,卻是容易打牢根基,且適合水、木靈根的修士。

林辰希就是水、木雙靈根,因為這個林族長親自關照,她才選擇了這本法訣。

還有《五行法訣》,這也是修真界必備的玉簡,裡面記錄的是五行法術。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一階靈植夫寶典》玉簡。

如果修煉是主業,那些天元大陸的修真者通常會兼顧一份或者幾份副業。

比如林爺爺是三級階下品的馴獸師和二階中品的靈植夫。

林爹是二階中品的鍛造師。

林姑姑是一階上品丹藥師。

林辰希因為靈根的關係,選擇了靈植夫。

因為接觸不久,現在僅僅是一階下品的靈植夫。

照說以她現在的修為,應該選擇在家族裡修煉,而不是接任務,掙家族貢獻點。

但這也是不得已的。

原因自然不是她對外所說的靜極思動,想出外看看,也想透過實踐升級到一階中品靈植夫。

真正的原因是她已經不是“她”了。

157、七十年代當倒爺(4)

第一百五十七章

魚鬆作坊很快弄了起來,柳宵大爺不缺錢更不缺人,又不是多大規模,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可能是要培養柳宵,所以讓他做了管理。

柳宵就推行了流水線作業,這回可不是隻有四位婦女,而是十二個。

所以他這流水線分的更詳細。

這樣每人需要完成的步驟更少,她們會很快熟能生巧,提高生產效率。

除了流水線,另外一個狠抓的地方就是衛生。

作坊的地點在一處舊房子內,臨時又搭建了三個灶臺,全部燒火就一點不冷了。

二候他們源源不斷的往這邊送魚,好在黑河太靠北了,春天來的格外晚,也不怕魚壞。

柳宵專門買了香皂和盆子,看著她們洗手。

然後帶上帽子和口罩。

這些都是她們自己做的,樣式是他畫的,讓紅米做出了個成品,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