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也不怪陶進義想得多,這幾年朝廷對渝州的態度一直是雲裡霧裡的,連帶著他們這些在渝州任職的地方官也無時不刻都在謹小慎微著,生怕一步走錯,萬劫不復。
四海會的人馬會出現在渝中看似巧合卻又有幾分必然。加之朝廷即將坐落在渝州的衛營,以及西疆和南疆的戰事,似乎無形中有一盤棋籠罩在整個大康朝境內。
而渝州這枚旗子不輕不重,卻又似乎至關重要。
-
顧七不清楚陶進義的想法,不過有一點陶進義的屬官卻是猜的不錯,四海會無意與朝廷為敵,且若不到絕對必要的境地也沒有想過要擁兵自重佔地為王。
四海會起初走的是商行的路子,要是渝州的亂象能穩定下來,對四海會來說並無壞處。自然眼下風雲未定,之後的走向究竟是如何誰也猜不到。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大康朝並非氣數將盡之相。
遠在北處的廟堂上雖同樣亂象橫生,卻也在某種程度上自有一番章程。這樣一個龐大的王朝即便現在正處於各方勢力虎視眈眈的境地,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輕易顛覆的。
縱觀古今,農民起義有所成效的寥寥無幾,而其中僅有的幾個建立政權的也都有相似到位契機。
這契機也並非全是源自農民軍本身,又或者說回首看去曾經的皇權無不皆是千瘡百孔、大廈將傾。
顯然彼時的大康朝還遠遠不到這個境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