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三年前,蕭如薰在緬甸的時候,曾經透過阿拉伯商人購買了萬匹戰馬,但是現在已經損失的差不多了。
不僅是因為氣候因素,也有戰鬥因素,現在軍隊裡使用的戰馬已經大部分變為奪過來的蒙古馬,只剩下不到兩千匹阿拉伯馬還在軍中服役充門面。
阿拉伯馬雖然爆發力和速度都比較強,但是沙漠品種不耐寒不耐溼,往北進軍的不斷折損,讓蕭如薰十分心疼。
只是當時蕭如薰沒有好的選擇,他沒有路子能從蒙古搞到戰馬,在緬甸的時候最方便搞到的反而就是阿拉伯馬,花費重金搞到的戰馬只支撐了半年的戰鬥,實在是划不來。
未來要進攻草原,毫無疑問還是需要蒙古馬,蒙古馬雖然有諸多劣勢,但是耐寒耐粗劣飼養的優勢就是蕭如薰無法拒絕的。
保守估計,蕭如薰至少需要三十萬匹戰馬,三十萬匹阿拉伯馬是什麼概念?
當下,大概就是財政崩潰的概念。
蒙古馬矮小,爆發力不強,但是勝在耐粗養,耐寒,身體素質好,不容易生病,是大規模普及的必要條件,只這一點就勝過了阿拉伯戰馬。
所以蕭如薰就放棄了從阿拉伯大規模購買戰馬的準備,轉而就眼下繼承自明軍的現有蒙古馬進行養育和儲備。
霍去病建立的山丹軍馬場是很好的養馬地,而遼東也是不錯的養馬地,大同北面的草原也能用來放牧,蕭如薰打算在這三個地方建立三個合適的軍馬場,用以培養軍馬和訓練強大騎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