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481

熱門小說推薦

最終,黃藥師也鬆了口,答應了婚事。

為了趕上楊康赴任的時間,婚事辦的極快,下聘後一週,就舉行了婚禮。

之後就是收拾行李,出發去三臺縣。

這次去的,有楊康夫妻,黃蓉夫妻和安西。學院裡願意去的學生,已經陸陸續續分幾批出發了。

他們會在三臺縣匯合,先摸清楚那裡的情況,等到楊康抵達,就大刀闊斧的整合。

楊鐵心包惜弱和李萍並不打算去,他們是希望在牛家村養老的,有了那背井離鄉的幾年,對於牛家村,他們有著特殊的感情。

楊康和郭靖想要勸說,被安西攔住了,“這裡有牛前在,他們的安危不是問題,要是以後戰爭起了,再接走不遲。”

此時的三臺縣可不是個好去處,不說別的,就是環境就與牛家村差別甚遠,他們年輕人,又是練武的不怕,可包惜弱和李萍就需要花時間適應了。

與其讓他們跟著受罪,還不如讓他們在熟悉的環境生活。

未來要是戰事起了,讓牛前送他們去桃花島待幾年,也能萬無一失。

兩人想了想,見勸不動,也就答應了,臨走前,把三位長輩託付給牛前和穆念慈。

哦,對了,牛前和穆念慈成親了,已經有幾年了,還生了一個孩子。

安西正式把書院交給了牛前,讓他繼續培養更多的學生。

另外還抽調了學院三分之一的老師,帶去三臺縣,打算在哪裡重新開辦一所學校。

牛前在楊康開始科舉的時候,已經有了預感,真的成為學院的院長,還是有一點蒙,不過他已經歷練出來了,即便整個人處於震驚中,處理事情來,還是有條不紊。

對於安西的交代,也認認真真記在了心裡,並在之後一一落實下去。

這就為楊康了堅實的基礎,源源不斷輸送大量人才。

而楊康也將以此為,建立屬於自己的第一套班底。

第347章 九陰世界27

到了三臺縣以後,時間就像上了發條一樣,跑得飛快。

先是楊康就任縣令,整頓吏治,消滅在三臺縣作威作福的惡霸之後,一邊發展當地經濟,一邊操練軍隊。

有著那培養好的五百幫手,楊康幾乎把三臺縣從上擼到底,除了個別老實的官員衙役,大部分人都進了監獄。

他們的職務由那五百人接手,不到一個月,就上下一清,可以安安穩穩發展了。

一年後,烏蠻眼紅三臺縣的發展,想搶奪他們新出的良種,也想搶走他們工廠的工人,匠人,為自己服務,於是發動了戰爭。

如果是在一年前,乃至半年前,烏蠻這麼幹,還有成功的可能。

可這都整整一年了,該訓練的軍隊已經訓練好了,該裝備的武器也打造好了,比之當今最先進的還要鋒利上數倍。

更別說本就地處偏遠,見識不足的烏蠻人。

他們沒有看出那武器的厲害,也沒有看出三臺縣看似鬆散,但絕對嚴密的佈防。

於是一場所謂的突襲,最後成了甕中捉鱉。

經此一役,三臺縣又增加了五六千俘虜,可以開展多個大型專案,比如水利建設,比如修路,比如挖礦。

解放了重勞力,三臺縣的百姓就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工廠生產,配合進行軍事化訓練。

平日,他們是工廠生產各種產品的工人,關鍵時刻,就能拿上武器,成為英勇的戰士。

隨著幾年的發展,三臺縣從原本幾千的縣兵,發展成整整五萬的軍士。

楊康從一開始就沒有主動攻打烏蠻,而是需要勞力的時候,就引誘一下,讓他們自己過來送人頭。

隨著對城外的封鎖,烏蠻人的日子越過越艱難,到了後來,就連吃鹽都成了問題。

而三臺縣又不禁止各族百姓投靠,只要你願意成為三臺縣人,接受縣令的管轄,就能成為三臺縣的百姓,可以進工廠掙錢,可以送孩子上學。

有的單身乾的好的,還會被安排娶妻,從此安家落戶,多好的事啊!

烏蠻人也是人,底層百姓的需求都是共同的,他們想要一個安穩富足的家。

三臺縣能滿足他們,為什麼不幹呢?

於是烏蠻族人拖家帶口逃離族地的越來越多,到了後來,烏蠻的勢力就剩下一些貴族苟延殘喘。

於是,楊康更加減慢了攻打他們的過程,三臺縣還需要敵人呢,要是沒了烏蠻,宋朝要裁兵怎麼辦?

想知道,他們最熟悉這套流程了,卸磨殺驢玩的溜溜的。

楊康不怕宋朝來找麻煩,不過是郭楊兩家義士的名聲,還能給他帶來一些好處,能不浪費就不要浪費了。

於是,三臺縣和烏蠻就出現了一個神奇的操作。

隨著三臺縣的人越來越多,因為除了烏蠻人,還有許許多多其他地方逃難過來的流民。

亦或者,這些年由學院的師生們忽悠過來的人。

總數非常可觀,三臺縣完全放不下,於是漸漸的,楊康就把他們往外遷移。

遷移到哪呢?四川南部和貴州西邊連起來的地區!

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就是原本烏蠻的地盤。

那些烏蠻貴族還在,他們依然是這片土地明面上的‘統治者’,只不過,這土地上的百姓,都只承認自己是三臺縣的百姓。

這些人經過一次次打亂重組,合理得洗腦教育,哪怕原本就是烏蠻人,也堅稱自己是三臺縣人。

不是烏蠻人,也不是宋人,只是三臺縣人,是楊康楊縣令的人。

可以說,楊康已經成了這大片地區公認的王!

然而為了往不被小人嫉妒,他們心裡崇拜,但他們不說!

幾年的時間,三臺縣以及它的郊外(烏蠻統治地區)成了全天下最發達,最繁榮的地區。

這裡軍事實力雄厚,百姓富庶,人民健康,一派欣欣向榮。

與此同時,外面的情況卻越來越糟糕。

蒙古崛起,對金朝形成了威脅,在第一次出擊被打回來後,他們就怕了,然後一步步被蒙古逼近。

金朝只能一步步往內撤離,可光這樣啥也不幹,他們就要失去現有的富貴了,金朝的貴族當然不願意。

於是他們開始把欺壓的物件,轉向宋朝,自己也向南推進。

於是天下就形成了奇怪的格局,蒙古在往外打仗的同時,時不時的進攻金朝,今天拿一座城,明天搶一塊地。

自家地越來越少的金朝,為了彌補

損失,在蒙古停下的同時,又向南開戰。

宋朝軟弱,在蒙古打金朝的時候,不敢內外夾擊,只知道心裡暗爽,同時詛咒金朝早點滅亡。

等金朝緩過勁來打自己的時候,也不敢反抗,而是一步步退讓,城池一座座割讓,都城一次次南遷。

其逃跑的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