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不知道還有這樣的干係,“你仔細說說。”
傅元令就把跟梅成川之間的恩怨簡單的一說,最後說道:“這人很狡猾,不容易發對付,得先查清楚段玉嘉跟他之間有沒有關係。”
劉松謹點頭,“我會讓人去查的。”
如果這是真的,是不是就代表吳王想要運某些東西進上京,想要遮人耳目,這才走了這麼一條路。
傅元令這才鬆口氣,“若是真的牽涉到吳王,義父一定要仔細認真小心,如果有為難的地方,您千萬跟我說。我們不好出面的事情,可以找楚王出面。”
劉松謹笑著說道:“還不到那一步,不用麻煩楚王爺。”
這點事情他都辦不了,這個西關知府早就完蛋了。
“如此一來,譚經藝受傷的事情就不是巧合了。”劉修文看著父親跟妹妹,“您看這事兒要不要跟譚家說?”
兩家已經是姻親,現在譚家因為劉家受波及,有些事情就不能不地道。
劉松謹就看像傅元令,這裡頭涉及到吳王跟楚王之爭,譚家現在到底是還沒娶湘華過門,婚事隨時都可能出現變故,這樣的事情說與不說都有風險。
況且,劉松謹在這個位置上,不管做什麼都受別人關注。
傅元令敏銳的察覺到劉修文說的是要不要說,而不是怎麼跟對方說。
劉松謹的神色十分嚴肅的看著傅元令。
傅元令:……
“義父,您跟譚家的交情如何?”
劉松謹笑了笑,“立場問題,談什麼交情都無用。譚家跟咱們家定情,就是因為譚高達跟我有些微妙之處。”
傅元令瞬間就懂了,保皇黨嘛。
當然,義父這個保皇黨的皮子底下是支援楚王的。
所以,要是譚家鐵板釘釘的保皇黨,這有些事情還真的不能說太多。
“您可以以探望的名義試探一二。”傅元令笑著開口,“最好的結果譚家能跟咱們一條船,如果不能譚家只要不倒向吳王都好說。再說,出了這件事情,只怕譚家也沒那麼心大跟吳王一條線上。”
畢竟,譚經藝的傷勢也算是跟吳王有關係。
劉修文遲疑的說道:“這樣貿然前去,會不會惹得譚家起疑?”
要是這樣的話,就不太好了。
“以我的意思,還是看看經過此事譚家會不會解除婚約。”劉修文思量一番開口說道。
第1135章:這爹當得失職
如果譚家不想跟吳王作對,那麼知道這件事情跟吳王有些關係之後,為了不惹麻煩,跟劉家的婚事就要重新思量。
要是譚家並沒有追隨吳王的意思,也就不會跟劉家劃清界限。
傅元令笑道:“修文哥這個主意不錯,咱們可以拭目以待。”
劉松謹也沒想到兒子會想出這個辦法來,讚賞的點點頭,“那就等等看,左不過就這幾日的功夫。”
譚經藝不能來,午飯吃完,劉松謹又把兒子跟傅元令叫去書房議事。
好不容易見面,總要仔細說說如今上京的情況。
劉松鶴夫妻起身告辭,劉夫人讓人準備了一車的東西給他們帶回去,只說是給孩子的,兩夫妻推辭不得只得帶走。
付書慧哄著兒子午睡,睡著之後,這才來找婆母。
劉夫人看著兒媳婦問道:“然哥兒睡了?”
“剛睡下。”付書慧笑著點頭,“娘,我是來問問妹妹的事情,您看譚家的事情,要不要我回孃家打聽一下。”
劉夫人跟兒媳婦的關係很和睦,聞言笑著說道:“先不急,等你爹那邊決定之後再說。”
付書慧點點頭,看著婆母說道:“兒媳心裡總有些擔憂,也不知道那譚家的少爺怎麼樣了。”
劉夫人心裡也擔憂,倒是女兒沒心沒肺的讓她哭笑不得,倒是兒媳婦想的周到,“不管怎麼樣,咱們家沒做對不起譚家的事情,不用怕。”
若是譚家因此遷怒,那這婚事不成也罷。
“兒媳倒是覺得未必會這麼糟糕,畢竟那譚家少爺還托夫君帶話。”
劉夫人也是這樣想的,看著兒媳就道:“行了,也別多想了,你也回去休息吧,今兒個累了一天,估摸著元令商議完事情就該直接回府了。”
付書慧笑著說道;“那我讓人送點茶點去前院。”
劉夫人點點頭,付書慧這才笑著告退。
前院書房,劉松謹跟傅元令商議當今的形勢,劉修文聽的是滿眼星星,好多事情自己聽都聽說過,竟不知道去年一年發生那麼多的事情,不知道這些事情下面竟然這麼兇險。
現在父親讓自己知道這些,這是有意鍛鍊自己了。
劉修文只覺得自己肩上一下子沉重起來。
傅元令看著劉松謹,“義父,您以後在西關知府的位置上更要謹慎些,有了這次的事情,可見吳王那邊的人應該是盯上您了。”
劉松謹卻是一點也不怕,“無妨,義父心中有數,你跟王爺才要處處當心。”
傅元令應下,一時沒別的事情就起身告辭。
劉修文代替父親把妹妹送出門,到了門外慾言又止的看著她。
傅元令戴上風帽,笑著說道:“修文哥是不是覺得有點意外?”
劉修文不好意思的點點頭,“就覺得自己挺沒用的。”
沒有父親的高瞻遠矚與魄力,也沒有妹妹的膽大心細勇氣高,他好像挺沒出息的。
“修文哥何出此言,有開拓者就有守成者。做不了先鋒可以做後盾,只要找到合適的位置,人人都能成為英雄。”
劉修文:……
覺得壓力更大了。
傅元令上車之前看著他,“修文哥不用覺得對不起對得起誰,只要你自己盡力就好。義父在外,能有修文哥坐鎮家中,也能讓義父安心。”
劉修文嘆氣,“我知道了,我會盡力的。”
傅元令笑著與他辭別。
劉修文看著馬車漸漸遠去,這才轉身回家。
只是覺得自己有些步履沉重,以前覺得父親在,自己就能安穩些,現在卻覺得自己應該為父親分擔點什麼。
***
傅元令回了王府,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