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卷:戰端起 第三十八章:備壽

熱門小說推薦

<!--go-->

庭堯城最近很是熱鬧,還有一天就到元禾王的七十歲壽了,各地方官吏無不往城內送禮。

一輛輛馬車行駛在路上,兩側黔首用著羨慕的目光看著。

有細心者發現“這些馬車裡怎麼沒有平隸郡的人?平隸郡不會是窮到連給咱們王上送禮都送不起了吧”

“哈哈哈哈哈”一番話引得一些人鬨堂大笑

有在庭堯討生活的平隸家郡人紅著臉說道:“你們懂什麼,我們平隸郡在最西面,離琅荷郡那麼遠,來往馬車自然要耽擱一些時間。”

有人點點頭,此人說的也有些道理,平隸郡到琅荷郡中間,山路崎嶇,道路不便,要讓他們與其他郡的屬官一個時間抵達庭堯,屬實是為難他們了。

“你們快看,那是楓葉郡城尉,王通”有人指著不遠處街頭,一個身穿亮銀色甲冑的中年男子,蓄著八字鬍,騎在馬上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身後兩排兵士拉著馬車,車上全用布蓋著,不過依稀可見是一個個箱子。

有人小聲說道:“這楓葉郡的城尉,王通,是太尉的親哥哥,據說他也是用兵如神,打仗勇猛。”

一名男子指向後方:“你們看,你們看”

十幾名藍袍侍衛牽著一輛輛馬車,上面裝著明晃晃的貨物,包括:玉石、木雕、瓷器、珠寶、金飾。

有人問道:“這是哪個郡,如此招搖”

有一老者認出了那藍袍:“應該是東海郡,最東面,臨海,海商不斷,自稱是我宏淵的第一富郡。”

有琅荷郡的當地人聽後不滿的說道:“嘁,東海郡能有我琅荷郡富?”

老人哈哈一笑,摸著鬍鬚搖頭道:“東海郡坐擁宏淵鹽鐵,更有海商周遊齊魯,遠航運貨,貿易不絕,這可不是山地,平地,崎嶇不平的琅荷郡能比的。”

“那為什麼王上不遷都去東海郡,而選擇繼續留在琅荷郡?”琅荷郡男子得意一笑。

“你們說不上來了吧”

老者笑了下,沒有繼續再與那人爭論。

老者是一位老卒,已經退伍許多年,他清楚的知道,琅荷郡的優勢在於易守難攻,不像東海郡那樣,雖然可以富庶一方,但沒有任何能夠堅守的地方。

無論是從陸地還是海洋進攻,東海郡那個一縷平地的地方都會即刻淪陷。

一男子激動地指著後方:“你們看雜技藝人”

蚩尤氏頭有角,與黃帝鬥,以角抵人,今冀州為蚩尤戲”。黃帝戰蚩尤,這個人類遠古部落之間的一段戰爭史話流傳千古,由這場發生在古代冀州的戰爭演化而來的”角抵戲”,成為雜技的雛形。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之間兼併戰爭頻繁,王室政權對各諸侯國失去控制,各國都四處招募賢能之士,幫自己打天下。因此,出現了各諸侯國養士之風,如齊國宰相管仲就曾張貼告示:鄉間有膂力出眾者或有一技之長者,來齊國效力,可任官職。這種賜官、重金網羅人才的辦法,激勵了一批練武學藝之士,社會上出現了許多身懷技藝的人,他們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坐食其主門下,因而也稱食客。當時養食客成風,甚者養有千人,在這些人中,不少是雜技表演能手,據記載當時出現的雜技節目有:《弄丸》、《飛劍》、《舉鼎》、《口技》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東方六國的雜技藝人都集中到咸陽。

庭堯街道上,緩緩駛過大陳山車、旱船、走索、丸劍、雜技、角抵、百戲,又引上百匹大象、犀牛、舞馬隆飾入場為戲。

還有兵卒雙手比作喇叭狀在喊:“雜技、百戲均會在庭堯城表演三天,庭堯黔首人人皆可看啊!”

“好”眾人鼓掌叫好,有些地痞,惡少年還在起鬨:“有沒有舞女啊,叫幾個小娘子出來跳舞。”

“嘁”有人發出不屑的聲音,隨著這些人、車駛過,後面沒有車繼續進城了,眾人見沒有熱鬧可有看,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就散了。

“走了,走了,回家燒火做飯”

“對對對,畢竟明天才是重頭戲”有人附和

還有人表示很期待:“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雜技了。”

與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相似,隔著一道宮牆的宮內,也是人潮洶湧。

王宮內,少府監張崚簡直要忙瘋了,少府職責有二:其一負責徵課山海池澤之稅和收藏地方貢獻,以備宮廷之用;其二負責宮廷所有衣食起居、遊獵玩好。

所以為王宮裝扮壽辰,安排舞女歌舞,學子詩誦,掛壽圖,貼壽聯,擺放壽果、壽酒、壽魚等等,這些擔子全落在他身上了。

兩名少監(掌百工技巧之政)跟著他忙前忙後,張崚走在海內昇平殿內“這邊佈置好了沒有?”

“佈置好了,所有几案都用了上好的木料”

“各地官員送來的玉器木雕呢?”

“交給中尚令、中尚丞去統計了。”

張崚點點頭,自己手下這些屬官幹活倒是麻利

“公主和公子們回來了嗎?”

少監答道:“五公子、七公子、長公主,今天早上趕到庭堯,四公子、二公主還沒趕回來。”

“掌治令的範鎔金銀銅鐵像,和塗飾琉璃佳人玉作還沒做好?”

“已經在催了”

“明天一早就是壽辰了,告訴他,如果今天下午他還做不出來,就把他送到延尉任嗜那去,蹲一輩子大牢去吧!”

“是”

宮殿外面,宮女、侍從也在佈置宮殿,為平日裡冷清的王宮,增填了幾絲人氣。

來來往往的工匠,有給宮牆刷漆的;有給宮殿裝燈籠的;有佈置御道的。

張崚走到一張几案前坐下,感覺了一下,隨後問道:“織染署的錦、羅、紗、縠、綾、施、絹、布,都備好了吧?”

“備好了,均已染色”

“珍膳準備的怎麼樣?”

“郎中令在指揮御廚,我等也不知。”

“這個郎中令……”張崚搖搖頭,回憶起那個白胖白胖的糟老頭子:“他和高巍,一個衛尉掌管宮門禁衛,一個郎中令掌管宮殿禁衛,現在可倒好,宮門門口一群衛卒,宮殿周圍一個禁衛也見不著。”

“左令署的御駕都備好了嗎,明日一早各駕要帶著公子、公主入王宮,告訴那些御者,叫他們不要弄混了,他們每個人都有對應的公子、公主。”

“是”

張崚點點頭,起身離開了几案,他要出去看看殿外的空地上佈置的怎麼樣,剛走兩步,他又停下來:“對了,守衛方面,你們還要去找衛尉高巍商量一下,他佈置的衛卒太多,宮內內外到處都是,工匠過一扇門要被排查三四次,哪還有時間佈置準備。”

“是,我這就去”其中一個少監領命離開,另一個則繼續跟著張崚。

“大夫們的賀詞是什麼?”

少監答道:“我也只探聽到了一點: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五福,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張崚停下了腳步噗呲一聲笑了出來,然後說道:“《尚書·洪苑》和《詩經》?這些大夫現在連新賀詞都創作不出來了?只會抄襲前人的?”

張崚搖搖頭感嘆:“真有他們的……”

註釋:

《洪範》,《尚書》:

為篇名,舊傳為箕子向周武王陳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認為系戰國後期儒者所作,或認為作於春秋。《漢書·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故亦稱“洛書”。託武王與箕子對話,言禹治水有功,上帝予其“洪範九疇”(大法九種)。

其中提出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效能作用。主張天子建立“皇極”,實行賞罰,使臣民順服。又提出“正直”、“剛克”、“柔克”三種治民方法。認為龜筮可以決疑,政情可使天象變化,後成為漢代“天人感應”思想的理論基礎。

在我國古代,生日即誕辰、誕生日,老人的生日叫壽誕。古代生男孩要在門左邊懸上一張弓,所以男子的生日又稱“懸弧日”、“懸弧之辰”。

先秦兩漢盛行隨時隨地向人獻酒、獻金上壽的禮俗。《詩經》中有許多上壽的記載。如在《詩·大雅·江漢》中:“虎拜稽首,天子萬年。”又《詩·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詩·豳風一七月》:“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這裡是分別向天子、貴族、主人上壽。

左尚署:

令一人,從七品下;丞五人,從八品下。掌供翟扇、蓋繖、五路、五副、七輦、十二車,及皇太后、皇太子、公主、王妃、內外命婦、王公之車路。

凡畫素刻鏤與宮中蠟炬雜作,皆領之。

監作六人。有府七人,史二十人,典事十八人,掌固十四人。

郎中令:

官名,始置於秦,為九卿之一,掌宮廷侍衛。漢初沿置,為皇帝左右親近的高階官職。郎中令的屬官有負責議論的大夫;負責賓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謁者;供奉宮廷、等待受職的諸郎;以及期門、羽林等禁衛軍。

郎中令的職掌也比較複雜,職掌主要有兩個方面,即主要職掌和其它職掌。主要職掌包括宿衛警備、管理郎官、備顧問應對,勸諫得失、郊祀掌三獻、拜諸侯王公宣讀策書。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愛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八月其獲,十月隕蘀。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豣於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燻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寂。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