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初臨東漢末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才問題

熱門小說推薦

<!--go-->

當盧植、馬日磾和楊彪三個人在擔憂劉辯會面臨治理幷州四郡之地而缺少人才問題的時候,劉辯此時也在苦惱這個問題。

巡視雲中、定襄和雁門三郡,並沒有花費劉辯太多的時間,實在是竇忻、董昭和韓說三個人還是頗有能耐,在重建民生,收攏民心以及地方發展和規劃建設上,竇忻三個人完全參照劉辯治理西河郡的模式進行,所實施政策與劉辯設想的相差無幾,所以劉辯很快就回到了中陽城。

廳堂上,劉辯、荀諶與何安三人各自寬做,桌案上擺放著肉脯和果蔬,還有兩壇西河酒。劉辯一邊吃著肉脯一邊對荀諶說道:“你家中族人可願前來西河郡的?”

一邊吃東西,一邊說話,這樣的行為是對人不太尊敬的,東漢重儒,儒家重禮。但是劉辯習慣如此,一向瀟灑自如,又與荀諶、何安相熟,彼此根本都不介意。

荀諶輕輕的搖了搖頭卻沒有說話,他知道劉辯是指招攬荀氏子弟前來西河郡效力的事情,但荀衍已經明確回覆了荀諶,說是荀氏族人在潁川已有基業多年,沒人願意遷往幷州,便自沒人願意去為劉辯效力。

荀諶明白倒不是荀衍看不上劉辯,不願意為他效力,實在是幷州荒遠,條件艱苦,遠沒有潁川地勢優越。此外,荀氏一族已經有荀諶為劉辯效力了,士族有著一種所謂雞蛋不能全放在一個籃筐裡的心態,荀衍也不願意孤注一擲。加上荀緄初亡,荀衍表示要守孝三年,不願意出仕。荀衍不走,荀氏族人就更沒有願意動身的了。

“那郭嘉現在如何?”劉辯並沒有任何的不滿,他只是略微有些失望。在這件事情上,劉辯自然是相信荀諶一定是盡心盡力的,但招攬人才這種事情,往往都是一廂情願的。

“他那小子已經拜到龐德公門下了。”荀諶似乎是來了興致,他倒珠子一般,滾滾而來的說道:“也不知道這小子是哪裡來的運氣,竟然讓龐德公收下了他。據說拜師當天,龐德公特意殺了一隻羊來慶賀,那羊還是咱們送去的,真是便宜了郭嘉。不過他讀書也是刻苦,經義策略,是樣樣都沾,以前這小子讀書總是偷懶的,想不到這麼長一段時間沒見,他這性子倒是轉變了許多。”

劉辯點了點頭,潁川那邊的人才暫時是沒指望了,於是劉辯又問道:“估摸著老夏那邊沒幾天就要回來了,想必他是不會讓小爺失望的。只是咱們現在抓大方向是不缺人,但是在下面實施的人還是缺了不少。”

荀諶知道劉辯說的是官員太少的問題,劉宏的聖旨還沒到,這皇帝到底獎賞了什麼,暫時還不知道,但是荀諶肯定這獎賞不會讓人失望的,至少這雲中、定襄和雁門三郡十有八九是要劃到劉辯治下的。如此來說,劉辯在擔心官員太少這個問題也是在未雨綢繆,荀諶微微皺起眉頭思索了一番才說道:“盧守則那邊若是能夠來的話,可以彌補上一些官員位置。”

劉辯當初把盧浗留在洛陽,為的就是讓他在洛陽結交有才和有志青年,而後帶領他們來西河郡效力。劉辯早就派人去給盧浗送信了,這事他一點都不著急,他相信盧浗不會讓他失望的,於是劉辯點了點頭。

有了劉辯肯定的答案,荀諶便說道:“那還是等著吧!三郡官員的事情不宜調動太早,還是等人到了之後熟悉一下再具體安排吧!官員的職位就那麼多,慢慢都會補上的,辯爺不必急於一時。”

“那之前我提議擴軍一事,你怎麼看?”劉辯又問道。

“我不反對擴軍。”荀諶首先是表明了立場,毫無疑問,在這件事情上,他是和劉辯站在一條戰線上的。

如今劉辯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幷州四郡之地,只是朝廷名義上還沒有確定而已,四郡之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了,最主要的是這四郡之地靠著南匈奴和鮮卑,必須是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支撐才行。如今民生方便已經盡在掌握,官員任命和人才招攬已經在計劃當中,唯有軍隊方面還有不少的問題。

荀諶仔細的核對過四郡的戶籍,以西河郡的發展模式來作為參照,他認為建立起一隻五萬人的軍隊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只要不打仗就行了。羅畋的屯田地在劉辯的催熟神水下很有成效,當初重建定襄郡的時候,羅畋已經在定襄郡內建立了一大塊的屯田地,都已經豐收過一次,定襄郡現在根本不愁糧食問題。

羅畋現在已經把目標轉向了雁門郡,四郡之地都是要建立屯田地的,前期自然是種植催熟的糧食,等糧食問題在各地穩定之後,才會逐漸改為正常的糧食作物。為此劉辯沒少在小方世界裡面建立設施,農田自然是必定會建立的,其他比如郡府、縣府、民舍等等,能夠建立的基本都建立完畢,這一波操作直接就把小方世界幣給消耗的差不多了。

值得重點提一下的是雲中郡內的馬場,劉辯把這個事情交給朱達去做。朱達的辦事效率也高,他自然不敢怠慢劉辯親自交代的任務,只不過這馬場建立好了,馬匹也安置進去了,養馬的人也招攬了一些,但守衛馬場的人卻沒有找到合適的。

按照朱達的意思是馬場的規模還是很大的,馬匹眾多,至少得派一支五百人左右的軍隊守著才行,要不然萬一遇到什麼突發狀況,比如盜匪、狼群等等,沒個幾百人看守著,總是不太安全的。為此劉辯也是認同了朱達的意見,只不過一時間他也找不到合適的人。

還是因為手底下人少的原因,之前劉辯只掌握一箇中陽城,那時候還覺得手下能用的人有點多,等掌握西河郡之後,還勉勉強強。這一下子掌握四個郡了,人一下子就不夠用了,之前一個人身兼兩職,辛苦辛苦也能支撐起來,可現在是有好些的官位空著的,另外加上新建立起來的設施越來越多,官位空的是越來越多。

看管馬場是一個辛苦的差事,權利不算太大,但以劉辯對待手下人的態度,那福利絕對是沒話說的,若是沒什麼進取心的人,這也算是一個養老的好職位了。

那劉辯身邊有沒有什麼沒進取心的人?毫無疑問,何安就是首當其衝的一個。

荀諶清了清嗓子又說道:“還是那個老問題,幷州地廣人稀,別說是辯爺治下的四個郡了,就是上黨那邊也招不滿一隻五萬人的軍隊。”

“沒必要招滿五萬人嘛!三萬人就可以了。”劉辯擺了擺手說道,他一見荀諶一副苦著臉的樣子又改了口:“兩萬人,招滿兩萬人,不能再少了。”

地盤那麼大,沒個兩萬人的軍隊,小爺能夠睡的安穩嗎?魁頭那個黑搓醜都能夠有個兩三萬人的軍隊,還全都是騎兵,小爺長的那麼帥,有個兩萬人的軍隊,過分了嗎?

荀諶悠悠的嘆了一口氣說道:“以四郡之地現在的人口,最多隻能再招一千人當兵,若是強徵民夫,農事必定虧欠,其他方方面面也會耽誤很多。”

“小爺也沒說要強徵嘛!”劉辯這一聽荀諶把話頭引到了這麼嚴重的地步,他索性放下了手中的肉脯,端起陶碗就飲了一口酒,而後他才對荀諶說道:“也沒必要一定要在四郡之地徵兵嘛!可以在整個幷州徵兵嘛!實在不行,相近的有幽州,嗯?幽州不行,那也是個窮地方。冀州,冀州人多,可以派人去試試。司隸也行,這地方要注意一點,就司隸河東郡好了。你覺得如何?”

荀諶沉吟了一番,他點點頭說道:“雖說是麻煩了一點,時日久了一點,但也算是個折中的辦法。”

劉辯這一聽就說了:“那你有更好的辦法?”

“俘虜的鮮卑人,可以充當軍奴。南匈奴那邊可以繼續僱傭他們的騎兵。”荀諶說道。

劉辯直接搖了搖頭說道:“鮮卑俘虜,我已經下了命令,讓他們去從事苦力活,有獎懲制度在,他們不會有反抗情緒的。這麼長時間下來,已經赦免了十幾個人恢復平民身份,這就使得剩下的幾千人安心做事,現在要是把這些人充當了軍奴,小爺豈不是食言?”

“當了軍奴,那可是會死的交易,鮮卑人可不傻,到時候反抗情緒一出來,你打算怎麼鎮壓?全殺了?主動造反和逼反可是兩回事,咱們剛收攏的民心,可不能一下子全敗嘍!”劉辯看著荀諶,面色波瀾不驚的繼續說道:“僱傭南匈奴的騎兵,花費太大。而且戰亂剛平息,總不能平常無戰事還養著他們吧?況且畢竟不是我們自己的兵,這心始終是不會跟我們站在一起的,如果有一天,我們跟南匈奴開戰了怎麼辦?你覺得這些匈奴騎兵會幫我們打仗嗎?”

荀諶對著劉辯拱了拱手,然後說道:“辯爺說的是,在下考量不周。不過在下還有一策,或許有用。”

劉辯對著荀諶抬了抬手,示意讓他說,荀諶張口便來:“縮減縣城兵卒人數。”

“還縮減?”劉辯不禁的皺了皺眉頭,他之前已經縮減過一次縣城兵卒的人數,若是再縮減的話,他有些擔心縣城守備兵卒不足。

荀諶並未說話,只是點點頭。最終劉辯還是答應了,他說道:“既然如此,治所縣兵卒三百,其他縣兵卒一百,裁減人員,要麼進軍營,要麼回去務農幫工,就這麼辦吧!”

劉辯這話一出口,荀諶不禁抽動了一下嘴角,原本他的意思是差不多減少一點就可以,卻是沒有想到劉辯這一下子居然要裁減這麼的狠。

劉辯自然有他的考量,他已經決定把除了常規營以外的其他四個營,直接分別駐紮在四個郡裡面,這樣縣城兵卒守備不足的問題直接就解決了,萬一發生個什麼事情,直接派軍隊出動,那造成的威懾效果,絕對是翻倍的。<!--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