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初臨東漢末 第五十八章 道法催熟

熱門小說推薦

<!--go-->

當劉辯趕到北城門口的時候,難民的數目從一千多人已經增加到了兩千多人。王越帶領軍隊趕到的時候,人數增加到了四千多人。當羅畋最後匆匆趕來的時候,人數已經多達一萬多人。這種難民逃荒的淒涼景象直接把這位屯田佐吏給嚇得愣住了,劉辯的臉色也不太好看。

雖然荀諶等人沒有什麼處理相關事宜的經驗,但好在有竇忻在,他已經參加過兩次賑災事務。當下竇忻已經安排了好些人手搭起大鍋,大火烘燒,十幾口大鍋煮著熱騰騰的米粥。竇忻、韓奕都在幫忙,王越與劉同帶領兵卒儘量的再維護治安。中陽縣裡的人口並不算多,從原本的萬戶減少到了八千戶,空出了好多的房屋以及大片的空地,夏惲已經召集了人去搭建帳篷,劉新也帶領手下安排難民居住。

中陽酒樓立即停業,所有的伙伕全部在忙活蒸餅,十多輛運送的馬車停在酒樓門口,就等著蒸餅出鍋好送往北城門口。中陽書院的學子們全部出動,劉香兒和劉三兒帶領了快近乎兩百的孩子們紛紛前往幫忙,有的去北城門口維護秩序,有的去酒樓幫忙做事。從中陽書院建立之後,韓奕也收容了不少西河郡內的無父無母的孤兒,這幫孩子們平常跟著周進讀書,也經常幫著劉同劉新幹著維護城牆修補建築的活計,此刻也算是派上了一點用處。

周進也趕來了,這位老先生一看到城門口滿是難民的時候,臉色直接就露出苦色,嘴裡面唸叨了好幾句:“天災啊天災!”

北城門口的難民越聚越多,雖然一直在疏通,但是絲毫不見效果。範稚、尤儉、竇諒、羅畋已經全部加入了進去,就是羅二也帶著一幫以前是山賊現在是奴役的兄弟們在幫忙,整個中陽縣裡面,只要是當差的,就沒有閒著的。

除了何安!

何安倒是想去幫忙來著的,可是劉辯攔住了他,因為劉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他去做。

“辯爺!就咱們兩個人去嗎?”何安有些底氣不足的問道。

“去郡太守那裡借糧而已,你打算帶多少人去?”劉辯反問。

“可是運糧回來也要人手的啊!再說咱們又不認識路!”何安有些無辜的說道。

運糧?小爺有小方世界倉庫,道法搬山,你懂嗎?認識路?特馬!算你說對了,小爺不認識。

正當劉辯一臉蛋疼的時候,荀諶滿頭大汗的跑了過來,他一停下就拿起一個碗倒了水直接大口大口的喝,完事才對劉辯說道:“問清楚了,不止是平定縣和廣衍縣,西河郡北部的縣都受了蝗災,縣城裡面還好一點,但是城外面的鄉、亭、村的人,沒有吃的,只能逃荒了。平定縣的縣令跑了,縣尉關了城門。廣衍縣的縣令把糧食全放出去了,他自己沒吃的,餓死了!”

“什麼?縣令都餓死了?”何安一聽,立即炸毛,都餓死人了!

“已經死了好些人了,咱們中陽縣也是趕上巧了,蝗災到平定縣的時候散了,所以咱們這裡沒有異常。其他的縣,可就……”荀諶說到這裡卻是說不下去了。

“府庫還有多少糧食,能夠支撐多少天?”劉辯問道。

“那要看難民的數目了,只是一兩萬人的話,以府庫的存糧,支撐到明年夏收不是問題。現在縣裡面各家各戶都有餘糧,屯田也順利開展,只施粥,不放糧,咬咬牙,撐一撐也就過去了。”荀諶說道此處停頓了下來,他面色認真的看著劉辯繼續說道:“可我擔心難民數目不斷的增漲,如果超出三萬人,我們也支撐不下去的。”

“我有辟穀丹!”劉辯說道。

“煉丹也要糧食的,雖然用的不多,但這個方法治標不治本。”荀諶又停頓了一下說道:“丹藥之事,殿下切不可再提,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使用辟穀丹。聖上下了禁丹令,殿下如果大舉煉丹,事情一旦被朝廷知道了,殿下會有大麻煩。”

“可現在災情當前,顧不了那麼多。”劉辯急聲說道,他完全明白荀諶的意思,當初是他立了誓言說三年內不再煉丹,劉宏也順著下了禁丹令,以至於讓丹藥風波落幕。如果現在劉辯又在煉丹,單單不說朝廷會有怎樣的反應,他這一舉動就是直接打了他和劉宏的臉。

立誓又破誓,在極其注重個人名聲的東漢朝來說,是極為讓人看不起的舉動,劉辯的名聲會徹底的敗壞。

平常偶爾給予身邊人一些丹藥,大家可以裝作無動於衷。可一旦數量龐大了,三萬五萬的,還是用於賑災,雖然事情的出發點是好的,可那又能怎麼樣?荀諶十分可以肯定朝廷的那幫大臣肯定會有人利用這件事情來興奮作浪。

劉辯可是東漢嫡皇子,名聲如何能壞?

“殿下!”荀諶目光無比真切的看著劉辯,他的臉都有一些扭曲了,急了,荀諶真的急了。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不用辟穀丹就是了。”劉辯訕訕的笑了一下說道,荀諶那副著急的模樣讓他不得不妥協,他明白荀諶的意思,兩個人心照不宣,很多事情,一個眼神就懂了。

劉辯和荀諶的這種默契,與何安就沒有。

“那你說接下來怎麼辦?照現在的情形來看,來的難民數量不會少,不管有多少人,我們都得救,總不能讓這些人餓死在我這裡。”劉辯問道。

“去郡太守那裡借糧,再把這件事上報朝廷,順道在河東郡、河內郡借糧。”荀諶說道。

“辯爺剛才說了去郡太守,可我們兩個都不認識路。”何安這個時候說到。

“現在賑災的事宜已經安置下來,用不了那麼多人幫忙。讓範稚帶路,我和何安一道去郡太守那邊。朝廷那邊不用報了,郡太守所在的離石縣距離受災區域更近,要報的話,刑紀早就報了。河東、河內也不用派人去了,我們能想到了,刑紀不會想不到。”劉辯說道。

“如果他沒有想到呢?”何安問道。

“刑紀好歹也坐了幾年的西河郡太守了,這些他如果想不到的話,他還當個屁的太守!”劉辯說道。

“可是這樣的話,我們的糧食很可能支撐不了那麼長時間。”荀諶說道。

“我自有辦法!”劉辯拿出一顆十全小補丹,他看向荀諶說道:“十全小補丹既然能夠促進種子出芽,那麼大有可能促進農作物生長以至於成熟。”

“這又是什麼道法?”荀諶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喜色,他顯然就很明白劉辯的意思,屯田地上那麼多大片的農作物,如果十全小補丹真的有效的話,那麼就可以在短期時間內收穫糧食,以至於難民的問題迎刃而解。

“道法,催熟!”劉辯的話語簡單而堅定,似乎有著一種魔力一般,就連何安此刻都覺得北城門口的那些難民已經不是什麼大麻煩了。

“那郡太守那邊還去嗎?”荀諶問道。

“當然要去,催熟有沒有用暫時還不清楚,需要羅畋先去試一下的。刑紀那邊,就算借不到糧食,小爺也要去會一會他,且不說難民的問題,就是小爺來中陽縣這麼久了,他都不來拜會一下,是不是太不合禮數了?”劉辯又恢復了之前那一副玩世不恭的語氣,他這樣的態度一下讓荀諶與何安兩個人都安心不少。

“既然要去,就多帶點人去,咱們可不能讓辯爺落了面子。胖安,你說是不是?”荀諶看向了何安,何安一聽,頓時重重的點了一下頭,他那胖乎乎的臉上滿滿的寫著四個字:辯爺威武!

三個人商量完畢就找了羅畋,羅畋一聽劉辯的吩咐,他欣然領命轉而急忙去找羅二帶著一幫人趕回屯田地。先拿一小塊田地試驗,十全小補丹碾碎成粉末,混合在水中,攪拌之後平均灑在田地裡面。

一天過去,田地裡面的芽葉長出了莖葉。

兩天過去,莖葉變成了藤莖。

等到第三天,藤莖上已經開始結出花骨朵

當羅畋十分驚喜的把結果稟告給劉辯的時候,劉辯便決定待人前往離石縣,何安、範稚同行,兩百兵卒護送。中陽縣的事物全權交給了荀諶,現在難民的事情已近乎迎刃而解,荀諶等人也安心下來,安置難民、施粥賑災的事情只不過是按部就班而已。

只不過讓劉辯沒有想到的是他這剛出發離開中陽縣沒多久就出了亂子,劉香兒和劉三兒兩個人在何安的安排下悄悄的跟進了隊伍裡面。何安覺得騎馬太累,他親自安排了一輛馬車,隊伍還沒有出發的時候,劉香兒和劉三兒就躲進了馬車裡面,這還用說嘛?明顯就是何安放他們兩個人進去。

“辯哥哥!”

“辯爺!”

“叫兄長!”劉辯現在可不吃撒嬌這一套,這兩個小傢伙膽子也太大了,竟然沒有徵得他的同意就敢串通何安偷偷潛入出發隊伍,還打著去離石漲漲見識的幌子。

“兄長!”劉香兒和劉三兒兩個人相互看了一眼,兩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委屈的神色。在洛陽城的時候,洛陽城繁華又高大,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多了去了,現在到了中陽縣,這兩個人不是在書院讀書,就是被指派著去幫忙做事,哪有時間出去玩。

現在好不容易劉辯要去一趟離石縣,劉香兒和劉三兒哪能待得住,他們也是央求了何安好長時間,何安被磨的沒辦法了,只得答應了。可此刻劉辯會生氣,他不僅僅是覺得劉香兒和劉三兒兩個人行為大膽,舉動冒失,更是覺得他們串通何安,企圖矇混過關,這樣的想法十分的惡劣,必須強制抵制。再加上中陽縣現在難民數目每日都在增加,劉辯走的時候,難民數量已經達到了三萬多了,而且還有再繼續增漲的趨勢,這兩個小傢伙不留在城裡面幫忙就算了,還偷跑出來玩,這等思想更加的惡劣不堪。

最為主要的是,劉香兒和劉三兒兩個人跑出來,周進不知道,史子眇也不知道。

小小年紀,你們這是搞離家出走嗎?<!--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