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裴夫子沒有回話,而是小心翼翼的拆開另一個信封,然後把信開啟慢慢觀看,小蕙也湊了過去,祝英臺則是在不遠處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那封信,林青山沒有理會她們,自己拉了一把椅子過來坐下,林青山剛剛坐下不久,他就感覺左邊多出了一個人影,他抬頭望去,正好看見趙幽蘭正可憐楚楚的盯著自己,他十分隨意的收回了目光,謝安的這封信有點長,他們看了大約三分鐘才看完,看到最後的時候小蕙驚呼道:“這是謝丞相的親筆信!”,
此言一出林青山倒是覺得有點意思了,謝安寫給他的信倒是有不少,但是親筆信很少,加上這一封才三封而已,而且值錢的兩封信加在一起都不到一百個字,而這封信上搞不好有一千個字,看起來謝安對這事很上心啊,他雖然沒有看信上的具體內容,但是聽趙世安給他說的那部分,他就能聽出謝安的無奈,這跟淝水之戰不同,淝水之戰必須要出全力,這一點晉朝國內也有共識,所以費不了多少口舌,但是南蠻入侵只是來掠奪資源和人口的,他們發動戰爭根本就沒想過要把晉朝打垮,只是想要撈點好處,然後走人,南方的邊境自從三國歸晉之後就沒有太平過,原本那裡還有一些前朝的餘黨想要復國,但久而久之,他們都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隨著老一輩的逝去,那些前朝的遺民慢慢的也就被胡化了,所以就以往的經驗來看,他們會大肆劫掠一番,然後再退回老巢,對靠近邊境的老百姓而言會是一場浩劫,但不會威脅到晉朝貴族的根本利益,這是其一,其二就是南蠻既然被稱為蠻族,閉著眼睛想也知道那裡民風彪悍且不擅長種植,即便把那裡打下來了也沒有經營的基礎,所以對他們發動戰爭著實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也因為這樣,晉朝的那些士族當然不會過多的關注這場戰爭,想讓他們出兵難度很大,除非許諾給他們一些利益,在上次的衛國戰爭中,這些事他都是從方馗那裡瞭解到的,方馗對當今的統治階級非常的不滿,沒有絲毫的進取之心,刀子不橫到他們的脖子上,他們不會有絲毫的緊迫感,這一點參考謝安的這次調兵就能看出來,這次謝安一共調遣了七路兵馬去支援前線,其中三路是南方三個將軍府的親兵,每一路人數都差不多有一千人,但是戰鬥力也就那樣了,還有一路是從長江邊防調往南方的主力,人數大約是一萬人,這一萬人的戰鬥力估計還不錯,剩下的三路人馬竟然都是在上次衛國戰爭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自己這邊畢竟離南方近,讓自己出兵這也說得過去,但是張翰和趙去病他們部隊的戰鬥力什麼樣林青山心裡是有數的,兩路人馬的主要戰鬥力是林青山時期給他們留下的不到一千多精兵,武器裝備也不用多說,謝安曾經在一次的來信中提到過,儘可能的給他們分配了一些戰馬和弓弩,當時林青山還詫異了好一陣子,不明白謝安說這話的意思,後來林青山才想通了這件事,因為晉朝軍隊的結構是以中央軍為主,各路士族的府兵為輔,中央軍的指揮權名義上在皇帝手裡,換句話說只有皇帝下旨才能調動這隻部隊,謝安即便身居丞相高位,面對這隻部隊也只能徒喚奈何,士族的府兵就更別想了,沒有足夠的利益,他們絕對不會出兵,畢竟在這亂世之中,手裡的軍隊就是最硬的底牌,但張翰和趙去病不同,他們帶兵打仗的本事倒是其次,最關鍵的是他們沒有門閥的背景,就張翰自述,他家裡只有一個弟弟和一個老母外加幾畝薄田,原本每個月的軍餉可以讓一家人的生活過的還算可以,起碼餓不著,穿得暖,生了病有錢買藥吃,家裡新添的後輩也念得起書,聽起來還不錯,趙去病要好不少,他們家世代從軍,家族也算是枝繁葉茂,主系加旁系約有三十多人,家族的田地約有上百畝,佃戶十餘戶,但這著實算不上什麼背景,以謝安的身份,他只要給兵部的人打一個招呼就能把他們調走,說來也是可憐,諾大的一個晉國只有兩支總共不到五千人的機動部隊,謝安讓林青山出兵用的都是一個請字,可見晉國政權的腐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