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把木頭表面扎手的刺磨平。
接下來是內刻,在環形圓的表面刻長方形格子,一共六個,六個格子之間只隔著一兩釐米,同時這六個格子僅僅佔據了環形圓的一半,另一半則是保持著完整的形狀。接下來在格子上打孔,屆時要從這裡穿鐵絲,將鐵環圈限在格子內。這些鐵環就是鐵片的代替品。原本的鈴鼓,這些格子上掛著的是圓形鐵片,鐵片有弧度,一般每個格子裡放置四個鐵片,隨著手搖動鈴鼓,鈴鼓上的鐵片會相互撞擊,發出“鑼”的清脆響聲,這些鐵片沒有鑼那麼大,但一樣清脆動聽,尤其是六個格子的“小鑼”一起響,會更響亮。
而溫迪沒有鐵片,也無法制作鐵片,因此只能在鐵絲中嵌入鐵環。
為此,鐵環的數量得多,她估計每個格子裡得嵌入至少八個鐵環,才能撞出比較大的響聲。
鐵絲很細,很柔韌,同時也很軟,來回掰就能折斷,先將鐵絲折斷做成一根根較短的鐵絲,然後全部環成圓形,兩端對接,用錘子砸平,它就不會鬆開了。先將鐵環制好,再準備六根鐵絲,最後將豬皮剪成比環形圓的“圓”更大的圓,這下所有的準備工作就都做好了,接下來只需要組裝。
首先給六個格子打孔,隨後,先穿鐵絲,串上鐵環,從上方的孔洞取出;六個格子全部串號鐵環,然後將豬皮蒙上去,再用鐵絲穿透豬皮,把它和鐵環全部綁死在環形圓上,這下,一個簡易版本的手搖鈴鼓就完工了。溫迪抓著它搖晃了幾下,六個格子裡的鐵環紛紛撞擊,發出好聽的聲音。
黑毛坐在他的火炕上,安靜地聽著,突然伸手拂動床邊的風鈴。
“嘩啦啦……”
清脆的蚌殼碰撞聲伴著鐵環撞擊聲一同響起,發出美妙的音樂。
原本對鈴鼓不甚感冒的黑毛,在聽到它的聲音後,終於露出笑容。
他滿意地說:“它的聲音和風鈴一樣好聽。”
“比這個更好聽的還有呢。”
“可是你現在做不出來。”
“……”
“對吧?”
“好好聊天不行嗎,幹嘛扎我的心。”溫迪作勢不悅,不過搖鈴鼓的手沒停。
黑毛還以為她真的生氣了,絞盡腦汁想安撫她。
他思考了半天,想出個主意:“其實,比鈴鼓好聽的樂器,也不是不能做呀?”
溫迪瞟了他一眼:“你說有哪種?”
黑毛咳嗽兩聲,說道:“笛子,笛子肯定比風鈴和鈴鼓還要好聽。”
“你接著說。”溫迪不置可否。
“笛子有音域,還能改,不像風鈴和鈴鼓搖起來只有一個調。”
“對。”
“笛子可以用竹子做嘛,竹子,我們有很多,現在就能做!打孔就行,不是很容易嗎?”
“要做笛子,首先需要一把尺子,這個沒有難度,我可以做。但還需要笛膜。”
“笛膜?”黑毛第一次聽說這個詞語。
“嗯。”溫迪點點頭,“我以前也做過笛子,但是做出來卻很失敗,我仔細去搜索了一下相關知識,才知道做笛子需要用到笛膜。笛膜,一般取材於竹膜,但我們柴房裡放著的都是乾透了的竹子,想取竹膜,難度極高。”
“也就是說……”
“笛子,可不是光打幾個孔就行。”溫迪抻了個懶腰,躺下,手還接著搖。
“非得貼嗎?”
“非得貼。”
“為什麼啊?”黑毛好奇地問。
溫迪就躺著給他解釋。
“吹笛子的時候,如果沒有笛膜,大部分氣流會從笛孔流失,這會導致笛子內中空部分的空氣柱無法正常振動發聲,就算真暴力吹響了,吹出來的聲音也會不成調子,所以,必須要貼笛膜,將笛孔阻住,同時,笛膜的選材要是合適的話,就能使吹出的笛聲清脆又洪亮,會很悅耳,你所說的比風鈴和鈴鼓更好聽的聲音,其功勞,大多得歸於笛膜。”
“一個笛子還這麼複雜啊……”
“哪有簡單的事情?”溫迪枕著手臂,想了想,突然說,“簡單的還真有一個。”
“哦?”
“動手,不動腦。”
黑毛聽不懂了,疑惑地歪頭:“那是什麼樂器啊?”
溫迪笑眯眯扭頭看著他說:“我說的不是樂器,是建築。”
黑毛有點不安。
然後溫迪保持笑容說:“我明天再跟你說行嗎?”
“……你現在就告訴我行嗎?”
“我想明天說呢。”
“我現在就想聽呢。”
“哎呀,你還挺會撒嬌,那好吧,現在告訴你也沒關係。”溫迪指著暗道,“明天,麻煩你了,打個洞。”
“……哦。”習慣了,就不會再震驚了。
第211章 第211日
溫迪指的洞,當然不是容身的洞。
她要的是一個巨大的山洞,從暗道靠平臺那邊開洞,入口在計時室所在那面山壁的對面。這麼鑿,是為了防止開洞的時候不小心把兩個房間連線起來。溫迪這次要黑毛鑿的是一個備用倉庫,除此之外裡面再鑿一個小房間,用來做臨時冰庫。就算,真的打不過變異野豬,只能退守,只能逃跑,那她也不能容許自己的食物落在這些豬的手裡,被它們糟蹋。
之前溫迪沒想得開,總覺得野豬殺進來,所有小房間都得完蛋。
可是昨晚她想通了,重新打一個備用倉庫嘛,要是打不過,就退守到暗道裡。
變異野豬的力氣再大,最多就撞塌一面牆,難道還能撞塌一座山嗎?
它要是有那種本事,為什麼現在還乖乖地守在冰牆外面?
很明顯,因為冰牆太厚了,它根本撞不破。
由此可見,變異野豬看起來非常強大,很恐怖,但它也絕非無所不能。
最起碼,連一面冰牆都撞不開,可見,她和黑毛要是躲進暗道裡,還是安全的。
崖底可以算作一條退路,但她前天下去過,發現下面什麼都沒有,又一片漆黑,找不到出路,作為一個住宿的地方,是很不合適的。不知道是否心理作用,她在崖底時,總覺得呼吸不暢,好像空氣被人掠奪了一樣,而在平臺上則舒服得多,還有風。屆時,她可以先退守在暗道中,一邊下藤梯尋找裡洞穴的出口,一邊住在暗道裡,這裡雖然沒有地暖,但可以點火,而且沒有風雪,大不了多鋪一些葦蓆,枯草,或者直接把野豬皮鋪上當墊被。
雪已經下了很多天,冬天再長,也不會超過三個月吧?
她收集了這麼多食物,要熬過幾十天,不是難事。
這算不上一條退路,但可以說是一條不錯的過渡方法。
畢竟,要是按照她之前的想法,直接下到崖底,就得馬上找到出口出去,然後重新紮營,接著又要重新搜尋材料,重新建造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