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的,都也沒耽誤工作。”
蘇青玉笑著點頭,“我們是越到冬天越要擔心損失。老百姓信任我們,參與投資建設,我們也不能讓老百姓失望。”
呂書記笑著道,“是啊,我看著花崗的老百姓也很配合,心裡也是羨慕的。我們邊州的工作就困難了。說起來,我這個書記,也挺對不起邊州的。”
他說著嘆了口氣。
蘇青玉道,“您為邊州付出了幾十年的心血,邊州人都知道您的好。”
“可我那幾十年都錯過了。”呂書記心裡苦,面上也是苦。“我那會兒,還沒有這樣的環境……那會兒不是說,越窮越光榮嗎?”
二十多年前段邊州,呂書記還是個幹事,他奮鬥的方式就是跟著大家一起積極努力搞建設,建農田基地,修水壩,勒起袖子幹活 。
後來遇著饑荒,嚴重缺糧,又想辦法給老百姓填飽肚子。好不容易緩過來了,又遇著那十年。十年過來了,他也老了。
邊州人的思想也都形成了。
邊州的農村不像雲城這樣離得近。邊州的村子是一山隔一山。基層搞宣傳不好搞,搞教育部好搞。這也導致他們很少和外界交流,觀念還停留在過去。他們沒過過富裕的生活,沒有強烈的去致富的想法。甚至已經習慣了深山裡的生活,不願意走出大山。
這只是一方面。
還有一方面,是邊州的幹部們的思想也被那些大山給攔住了。
沒有搞過經濟發展的幹部們,對大山望而生畏,那彷彿是越不過的難堪,是致富路上搬不走的攔路石。加上如今對改革這個政策,很多人還抱著不確定的想法,不敢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