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作品相關 第三十六章 天津教案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就在同治帝君臣為西北戰事的平定和同治朝第一個五年計劃接近尾聲時而彈冠相慶之時,距離北京僅一步之隔的天津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天津教案是自兩次鴉片戰爭以來,大清國民反對泰西列強的一次規模最大的愛國鬥爭。這一次,列強的侵略披上了宗教的外衣。天津百姓針對天主教堂和不法的外國傳教士,以及首先開槍傷人的法國領事,進行了堅決的鬥爭,惹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打擊了列強的氣餡。也震動了全國朝野上下。

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除了軍事外,還有經濟和文化方面。宗教侵略就是文化侵略的一種。來華傳教的西方人士,不乏善良之士;但敗類也不少。列強就利用這些敗類,派到國外作侵略者的先驅。少數披著宗教外衣的傳教士,在中國各地勾結官府,欺壓平民,幹了許多壞事。國內也有一些市井無賴,以入教為名,倚仗外國人的勢力,為非作歹。官府害怕外國人,因而包庇這些壞分子。老百姓平時敢怒而不敢言,積了一肚子怨氣。

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發生了多起拐騙兒童的事件,還發現幼兒幼女的屍體,城中人心惶惶。因為過去西方侵略分子經常勾結內地流氓、匪徒,誘騙和拐帶中國窮人出洋作工,所謂“當豬仔”;加之經過鴉片戰爭和英法聯軍幾次侵略,中國人對西方侵略者產生了普遍的仇恨和不信任感。正好天津府縣拿獲了兩名迷拐幼童的匪徒;張拴和郭拐,訊明予以正法。民間就紛紛傳說,兩名兇犯和天主堂有聯絡。不久又拿獲王三紀、安三等拐犯,他們供稱與天津教堂有聯絡,因而天津人民對教堂疑懼萬分,且充滿仇恨。六月十八日,天津民團盤查到一名拐犯武蘭珍,武犯供認是受法國教堂王三指示,麻藥也是王三供給的。由於牽涉到外國人,清朝當地官府不敢輕率從事,由道員周家勳、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三位地方主管,帶領眾人押解武蘭珍到天主堂,找王三對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