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作品相關 第二十三章 洋務頑固之爭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同治五年(1866年2月)奕欣等奏請京師同文館添設天文算學館,(有必要交待一句,在同治公佈新政之前,清朝就已設立了同文館,主要教習西洋各項事務)並招收正途出身人員入館學習。他們詳細闡明瞭學習西法的重要性:當今既欲講求製造輪船、機器諸法,如不借西人、西法為先導,探求機巧之原、製作之本,則恐師心自用,徒費金錢,仍無裨於實際。對於以“師法西人”為耳的謬論,他們著重駁斥說:“天下之恥,莫恥於不若人。查西洋各國,數十年來,講求輪船之制,互相師法,製作日新。東洋日本近亦遣人赴英國學其文字,究其象數,為仿造輪船張本,不數年後亦必有成。”環視全球,“獨中國狃子因循積習,不思振作,恥孰甚焉!今不以為不如人為恥,而獨以學其人為恥,將安於不如而終不學,遂可雪其恥乎?”

雖然洋務派說的句句在理,同治也傾全力支援,但依然有頑固派官僚對弈欣等人設立京師同文館,並且延聘西人擔任教習大為不滿,製造種種流言蜚語。而同文館擬添設天文算學館,並招收科甲正途出身人員的訊息傳出後,頑固派一片鼓譟聲。監察御史張盛藻率先上折反對,他們:“朝廷命官必用科甲正途者,為其讀孔孟之書,學堯舜之道,明體達用,規模宏遠也。何必令其習為機巧,專明製造輪船、洋槍之理乎?”他認為,自強之道在於朝廷“整紀綱”、“明政刑”、“嚴賞罰”、“求賢養民”、“練兵籌餉”等,對臣民惟有講求“氣節”,依靠列祖列宗的深仁厚澤,以堯舜孔孟之道進行教育、培養,萬不可以“重名利而輕氣節”。為此,他建議:設立天文算學館,宜責成欽天監招考穎悟年少之天文、算學生入館學習;至於輪船槍炮一事,則宜由工部遴選能工巧匠或軍營武弁,令其專心演習,傳授其法,“不必用科甲正途官員肄習其事,以養士氣而專責成”。他還特別強調“此舉於士習人心大有關係”,請求飭令在廷諸大臣悉心妥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