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洋帝國第七大城市是莫三比克的首爾,人口75萬,是一座以棉紡織業為核心產業的輕工業城市,該市數十家棉紡織廠擁有22萬紗錠,生產的莫三比克棉布遠銷帝國本土,是首爾城的經濟支柱產業。
與帝國本土的毛紡織業不同,首爾城的棉紡織業依託莫三比克中部高原的棉花生產優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鏈,為替代進口做出了卓越貢獻。
緊鄰著莫三比克發生的第二次英布戰爭,並沒有給首爾城的棉紡織業帶來多大的發展契機,這是因為英國的棉紡織業是制霸全球的強勢產業,當然不可能讓首爾城分一杯羹。
與英國棉紡織業相比較,首爾是小巫見大巫。
南部非洲發生的戰爭,給首爾城帶來的最大機遇是食品深加工業,英國人已經不滿足於初級的麵粉,食用油,大豆,小麥供應,而是要求品種多樣的曲奇餅乾,乳酪,巧克力,糖果,各種水果,海鮮和肉罐頭,訂單量巨大,這讓首爾及周邊城市的食品加工業迎來了的騰飛。
資源是現成的,只要從歐美各國訂購機器裝置安裝生產就好。
所以,首爾城迎來新一輪大發展的契機。
排位第八的城市是婆羅洲所屬東加里曼丹州的三馬林達,常住居民人口73.6萬,這座曾經的荷蘭人區域統治中心城市,帶有鮮明的西北歐特色。
隨著帝國投入重金建設巴釐巴板油田,數十萬建築工人和移民湧入,給這座婆羅洲大城市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城市裡到處都是建築塔架,新的鐵路和公路編織出暢通的交通環境,到處都湧動著建設的熱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