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左邊上聯是“涼風”。
班傑明給出的下聯便是“波瀾”。
接著,左邊的最後一詞是“高栝籟”。
這個詞兒,倒是讓班傑明有些犯愁……
畢竟他得思索一番,高栝籟是什麼意思?
“高”的意思是“高處”,“栝”是一種樹木,“籟”則是形容發出聲音。
合在一起的意思大概就是高處的樹木發出的聲音……
再結合前面兩個詞,拂座代表入席,涼生則是讓他想起了那句“一枕涼生如許,幾度情難天佑”……
班傑明能猜出大意,卻還是卡在了原地。
平日裡的詩會,未見李元清出題,今日這道題目一出,讓班傑明生生憋住了。
李元清見他遲遲接不上來,遂問:“班先生,您思考得如何了?”
班傑明擺了擺手,遂道:“我再想想,思路還是有些的。”
李元清遂也沒打擾他。
反正,她自己也知道今日不能吃酒,故而今日的題目有些難度,絕不能讓他接上。
誰料,一炷香過去了,班傑明仍不放棄。
“拂座”對“入簾”他是鐵定不改的。
“涼生”闡述了悲涼的氛圍,“流水”在中原人看來也代表悲涼,他本想過要用“猿鳴”,但又覺得用動景不合適,便保留之前的想法,將“波瀾”改成了“波漾”。
李元清瞧著他居然堅持要接下聯,並且前面接的都合理,突然有幾分心慌。
只差最後一個詞兒,倘若最後一詞他能準確接上,整個上下聯對應沒有任何毛病,那結果也不是李元清能控制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