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佛教精義晦澀難懂,高佛多隱於山林,而非普濟蒼生;低佛重利輕義,而非渡人渡己,這也是佛門在華夏難以昌盛的原因。
陳季平以前才不會操這些閒心,自從與西方結了樑子,他才花心思多瞭解了一些,也算是知己知彼。
關於對付佛門之法,他一共總結了三條:第一,直接用雷霆手段滅佛,以他現在的地位和能量,在華夏的圈子裡完全能辦到。
但是後果太嚴重,且不說佛門不會善罷甘休,西遊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第二,篡改佛門經義,弄一套更易於推廣、也更立竿見影的經義。
這一點,他同樣能做到,如果這套經義推行下去,至少能讓佛門的根基動搖。
不過,佛門很可能會順勢而為進行改革,變不利為有利,所以從長遠看,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選這一條。
第三個辦法,也是相對溫和的辦法,就是分化;
佛法原本並沒有流派之分,但是由於對於經義的理解有差異,而修行者的生存環境和性格不同,所以造成了同樣一句經文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解釋。
陳季平的辦法就是讓這種差異更加涇渭分明,更加不可調和,甚至產生紛爭。
當然了,為了減少麻煩,他只會暗中推波助瀾,不會讓人抓到把柄。
另外,分化佛門,他也不會從東土開始,吐蕃是他首選的目標,既能讓其內部繼續混亂下去,又能影響到臨近的天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