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也都從小識文斷字, 兩家家世背景也相當,成婚後能互相理解, 不至於說話說不到一塊兒去;
一位是國子監祭酒家的姑娘,打從開始參加宴會, 便傳出了才名, 相貌也出眾,對龜齡的前程也有幫助;
一位林如海故交的女兒,品貌不俗,也識文斷字, 家裡的兄弟也成器,唯一的問題是, 這位故交本身的官職比較低,算不上門當戶對;
最後一位與龜齡還碰過面, 正是他小時候的朋友週薪的姐姐。
說來週薪的姐姐不論是家世才學, 還是相貌身段兒都拿得出手,就連做人也都面面俱到, 只要是與她接觸過的人就沒有一個說她不好的。
但她的婚事仍舊蹉跎至今。
周家本來就有意與林家結親,當年龜齡回京趕考的時候, 周家夫婦都曾試探開口, 只是被林柳姐弟以沒有考中進士不考慮成家為由拒絕了。
之後周大人外任, 龜齡到姑蘇考試,就這麼分開了。
如今距離上次見面,也已經過去了三年了。
周大人幾乎是剛回京,便得到了林家長子正在挑選兒媳的訊息,當即便讓夫人遞上拜帖,之後林家的每場宴會也都帶著女兒場場不落。
賈敏又不傻,兩次後便明白了周家的意思。
按照她的想法,周家姑娘是真的不錯,林家與周家有著兩個大人並兩個孩子的關係,還是比旁人更親近一些的,在挑選的未來兒媳的時候,賈敏自然會更偏向熟悉的人。
林柳與龜齡對視一眼,有心想要說什麼——
三年前在船上相處的兩個月,兩姐弟對周夫人的性子可以說了解得一清二楚,可以說,只要周夫人不死,遲早會惹出大亂子。
因為這,兩人都覺得周家長女不是個很好的成親人選。
但與此同時,兩人又很清楚,周家長女是個很不錯的姑娘。溫柔嫻靜,善解人意,品貌才學都相當出眾。
從個人角度來說,這又是個非常不錯的成婚人選。
總不能因為周夫人,便直接否定了周姑娘這個人吧?林柳一番糾結之後,直接看向龜齡,讓他自己拿主意。
龜齡想了想母親說出的其他三個姑娘——
他全都不認識。而且這些介紹都更偏向家世相貌才學,性格如何卻全然不知。相較之下,反倒是周家長女更讓他覺得親近。
想著母親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定下人,他皺了皺眉,還是沒有多說什麼。
若到最後,母親還是選定了周姑娘,也只能說明兩人有緣分,就是成婚了也沒什麼,大不了日後讓對方與周家少接觸就是了。
卻不曾想,一直不聲不響的林如海卻直接開口,將周家姑娘從待選名單上排除了。拒絕的原因還不是周夫人,而是周大人。
“我前段時間才知道,周大人竟然在為太上皇做事。”林如海皺眉,“他之前三年外任,便是為了到江南,為了太上皇找幾塊可以曬鹽的地方,繼續供給太上皇的奢侈生活。”
雖然鹽便宜了,賣鹽的人卻變多了。
薄利多銷之下,朝廷每年賣鹽所得的銀子,比以前鹽政收上去的稅銀直接翻出了好幾倍。
若是太上皇真能找到朝廷掌控之外的曬鹽之地,只供給他一個人的奢侈生活,倒也不是沒可能。
但可惜的是,在鹽田法推廣之後,就算朝廷一時沒有發現可以用來曬鹽的灘塗地,尋常百姓也會將地方佔住用來曬鹽——
若是朝廷沒發現,他們自己曬鹽自己吃,再拿出去賣一些還能改善生活;若是朝廷發現了,他們便直接上交,也能得到一筆銀子。
所以如今全國各地,適合曬鹽的地方,基本只剩下一些邊邊角角,不適合大範圍曬鹽,不適合管理的小塊灘塗地。
這樣的地方,就算可以曬鹽,勞心勞力也出不了多少鹽,只是賺幾個辛苦錢而已。
所以外出三年,周大人幾乎可以說是空手而歸。
因為這,周大人外任三年後險些回不來。
若非找遍了朝中關係,周家一家子現在只怕都還在外地做官。但想要別人幫他,他總是要說明自己外任是去做什麼,又是為什麼三年後回不來吧?
所以周大人是為太上皇做事的秘密,就這麼暴路出來了。
不管私底如何,林如海面兒還是皇上的人,自然要與太上皇一脈的官員分割清楚。投靠皇上之前的姻親關係也就罷了,如今得了皇上重用,還與太上皇一脈的官員結親……
你當皇上是傻的啊?
所以這門婚事,不能結。
賈敏有些失望:“我之前與幾個姑娘都接觸過,這位周姑娘在幾位姑娘當中,性格可以說是最好的了。”
周家怎麼就是太上皇那邊的呢?
林柳與龜齡對視一眼,想到不用與周夫人接觸,竟紛紛鬆了口氣。
於是龜齡的未婚妻人選,便只剩下三位了。
本以為只要再辦上一兩場宴會,便能徹底敲定三位姑娘中的一位,然後直接將婚事定下來,誰成想,半路殺出個陳咬金——
在之後的宴會上,忠順王妃突然出現,並對賈敏表現出了相當大的熱情。最關鍵是,她言談間竟然提到了在宮裡上學的那位郡主,有著相當明顯的聯姻想法。
賈敏嚇了一跳,還沒來及將此事告訴林如海,原本對龜齡有意的三家人中家世最差的那一家,便在宴會上隱晦道歉,並選擇了退出。
不是誰都有膽子,去與王爺的女兒爭相公的。
賈敏:“……”
雖然理解對方的選擇,但這由忠順王妃引發的連帶寄過,還是讓賈敏心裡憋了一口氣,她轉頭就將此事告訴了林如海。
林如海並無與皇家聯姻的想法,聽完此事後也是一臉的不高興:“你趁著王妃還沒有明說,趕緊將婚事定下,最好直接定親,這樣忠順王妃就算有想法,也只能放棄。”
忠順王妃的女兒是郡主,根本就不愁嫁,只要龜齡定親了,人家也不會上趕著,非要與林家聯姻。
賈敏聽了林如海的話,回去便緊鑼密鼓地開始讓人調查剩下兩位姑娘私底下性子如何。雖然調查時間短,可能會出現一些疏漏,但大致上還是不會出錯的。
兩位姑娘中,賈敏最後挑中了勳貴家的女兒。
國子監祭酒家的女兒許是因為家教太嚴,性子被教養得有些死板,龜齡雖然入朝做官後,性子已經變得沉穩許多,但本質還是個活潑的娃,所以兩人不算合適。
兩家都有結親的意思,於是很快便敲定了納采的日子。
賈敏請了自己當年的手帕交當媒人,成功將兩個孩子的名分定了下來。
等到兩家定親的訊息傳開後,忠順親王一家果然沒有動作。
賈敏很是鬆了口氣。
納采之後,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