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83章義行天下的墨子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歷史是屬於成功者的,然而成功者永遠都只是少數人,碾壓在歷史車輪下的絕大多數人是苦不堪言的平民百姓。元代張養浩在一首《潼關懷古》裡感嘆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一聲嘆息有千鈞之力,道出了幾千年來貧苦大眾在歷史中的悲慘命運。中國自古以來仁人志士無數,豪言壯語無數,然而真正為貧苦百姓計者寥寥無幾。而墨子恰是無數人中真正關心平民命運的少數人。

墨子名翟,是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戰火紛飛的年代,墨子不畏艱險,遊歷於各國之間,宣揚墨家思想。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爭鳴,在眾多優秀的學說面前,墨家何以與儒家一起成為“顯學”呢?原因就在於,墨家學說代表了萬千貧苦百姓的利益。

人們都知道墨子“兼愛”、“非攻”的主張,但也許很多人認為這只是一種統治策略。必須承認,它確實可以作為一種政治手段,但在墨子,這遠不止是手段,它是一個平民出身的哲人的社會理想。

一個人的出身和成長經歷對他的人生選擇往往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墨子祖上雖為宗族,但是到了他這一代,墨氏子孫早已成為躬耕田畝的平民百姓。墨子本人就是一個善造器械的工匠,年少的墨子放過牧,做過木工,嚐盡了下層百姓的艱辛。孔子、老子的出身並不高貴,但至少不是尋常百姓。而墨子卻實實在在出生在貧苦農民之家,他目睹了勞苦大眾悽慘的生活,深知平民的所思所想。他了解平民,更以平民自居,他毫不顧忌地自稱“鄙人”,有人稱他為“布衣之士”,他也欣然接受。他是站在高處的哲人,但不是普通百姓遙不可及的聖人,而是天下無數平民中的一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