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0章晉國的發展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晉文公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軍,卻並沒有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而是更加嚴明軍紀、賞罰分明。在城濮之戰中,晉軍的中軍在湖邊遭遇大風,丟失了大旗的左旗,於是晉軍司馬按軍法處死了責任人,來警醒參與會戰的諸侯。得勝凱旋以後,晉軍在渡過黃河的時候,舟之僑違背軍令擅自率先回到晉國。晉文公回國以後先到太廟獻俘,然後大宴群臣、犒賞三軍,最後公開數說舟之僑的不臣之行,將其處死以警惕過人,百姓因此大服晉文公,都讚揚他能夠賞罰分明。

整肅軍紀之後,晉文公又整頓軍制、擴充軍事力量,為日後的征戰做好準備。城濮之戰以前,晉國只有二軍,為了準備城濮之戰,晉文公下令增加一軍,擴充為三軍。戰後,晉國實力大增,又得到了代周天子討伐不臣的權力,便在三軍的基礎上再增加二軍,形成了當時各諸侯國間絕無僅有的五軍兵力。

根據周禮,各諸侯中,大國設三軍,次國設二軍,小國設一軍。城濮之戰前晉文公擴充晉軍為三軍,代表著晉國走出了內亂的陰影,擁有了與大國楚國相抗衡的軍事實力。而此次由三軍而擴為五軍,則代表著晉國已經超過了普通的大諸侯國,而成為了堪與周王室分庭抗禮的“超級大國”,為將來晉國的南征北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踐土盟會的幾個月以後,晉文公又在晉國大夫趙衰的封邑溫地大會諸侯,魯、齊、蔡、鄭、陳、莒、邾、秦等各國國君齊聚溫地,商議共同討伐不服從的諸侯國。為了顯示這次盟會的權威性,展示晉國的威望,晉文公再次將周襄王到溫地參加盟會,接受諸侯的拜見。由於晉文公是臣,周襄王是君,晉文公這種以臣召君的行為於禮不合,因此只稱周襄王是來狩獵的,又親自帶領諸侯到周襄王的住所去朝見。《春秋》一書微言大義,講究為尊者諱,故而將此事記載為“天子狩於河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