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嘉靖四十年,十一月。
兵仗局,試射場。
火器研究院經過半年時間,按照嘉靖皇帝給出的圖紙製造技術,現在終於製造出一批合格的燧發槍。
今日,嘉靖皇帝特意來檢驗燧發槍的實際效果。
“聖上,臣等按照圖紙和製造方法,經過長期嘗試,今日製作出了一批不錯的燧發槍,請聖上檢驗。”
說話這人是火器研究院的負責人,即院使大人陳袁,中年,研究製造火器已經二十多年,經驗技術都出眾。
眼前擺放著兩種規格的燧發槍,一種是為步兵打造的燧發槍。
步兵燧發槍口徑19.8毫米,槍長1560毫米,槍重5.69千克,彈丸重32.1克。
一種是為騎兵打造的燧發槍。騎兵燧發槍,口徑17.3毫米,槍長1210毫米,槍重4.6千克,彈丸重21.3克。
當然,圖紙上是如此規格,實際上肯定有差異,但不大。
眼前這兩種燧發槍,都是主要由木材和銅鐵兩個部分組成。
燧發槍取代火繩槍,主要實在點火擊發的設計上。
燧發槍是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在傳火孔邊有一擊砧,如果需要射擊時,就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點火藥,這種擊發機構稱之為撞擊式燧發機,裝有撞擊式隧發機構的槍械稱為撞擊式燧發槍。撞擊式燧發槍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到16世紀80年代,許多國家的軍隊都裝備了這種撞擊式燧發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