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章 老父親的教誨

熱門小說推薦

<!--go-->

難怪上週在電梯口,劉志強主動搭話。

“學軍啊,你的事,我已找了組織部,有點口氣。你好好安心工作吧,啊”

最後,謝鋒讓章學軍自己再想想。

劉志強可是個能耐人,從小鄉村,到區裡展露頭角,50多出頭就轉崗到ZX任一把手,雖說離開了一線權力部門,但從副處提到正處,絕對值得,畢竟這個級別的,放眼江州區都是屈指可數的。

回到自己辦公室,抽著自己的香菸,章學軍陷入了兩難抉擇,去還是不去。

如果拒絕謝鋒的安排,不去村裡當扶貧書記,表面上得罪辦公室主任,實際上是得罪了劉志強。那今後自己在機關就呆不下去了,更別想提拔或轉公務員了。

哎,扶貧任務又重,如果去村裡,村裡本就一窮二白,完不成扶貧任務,也是死路一條。

他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辦,當真是騎虎難下了。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章學軍決定找高人指點一下。他首先來到區民政局。民政局有扶貧、救助專案資金。這也是他來的主要原因。他徑直上了五樓,敲門進入局長熊國安的辦公室。

熊國安比章學軍年長3-4歲,正科級卻幹了20多年。按照規定,正科級超過15年的公務員,可以晉升一級職級。這不,最近剛提為一級主任科員,享受著副處級工資待遇,正美滋滋的。

熊國安機會較好,也可以說是很好地把握了機會。師範學校畢業後在實驗學校當老師,喜歡寫寫畫畫,有時還在日報、晚報上發表點詩歌、小小說之類,進入了領導視野。

後調到團委搞宣傳幹事,再就是下派到幾個鄉鎮鍛鍊。從副鎮長、副書記幹起,剛30歲時就在王店鄉當鄉長。因年齡相近,鄉鎮當時文化生活貧乏,經常坐吉普車進城辦事、玩樂,與章學軍也結下了較好感情。回到城區後,先後在科技局、工委等部門擔任一把手,前年調到了現在的位置上。

親戚不走就丟,朋友不走就疏。

不管熊局長在哪裡高就,章學軍就跑到哪裡,聊到哪裡。

這是章學軍的長處。他經常到一些朋友、同學、熟人的辦公室去轉,沒事請請客,或坐在一起打打牌,也結識了一些新朋友,舊友的感情也與日俱增。可謂是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今天到熊局長這裡,一是請教,二是爭取支援。

熊國安雖說只比章學軍大不了幾歲,但在官場上摸爬了20多年,眼界、資歷是章學軍不能比的。

電話提前聯絡了,他也知道章學軍此行的目的。但他沒說話,倒杯水給章學軍,笑眯眯地望著他。畢竟是老江湖。

章學軍喝口水,說,“熊哥,辦公室讓我到金口鄭家灣村去當扶貧書記。”說完,就望著熊國安。

熊局不愧是官場是混了多年,經歷了太多事,學會了任何事,方向不明,自己決不先發表意見。

熊局還是笑眯眯地望著章學軍。

“你說去不去?”章學軍急了!

“你是怎麼想的呢?”熊國安反問。姜,就是老的辣!

“我現在也不知道”

“連你自己都不知道,別人怎麼給建議?”

“哎!”章學軍嘆了一口氣“想去,又不想去。”

“為什麼有這種想法?”熊局長故意問道。

因為與熊國安私交甚好,章學軍就毫不隱藏地說開了。“你知道的,我還是事業身份。由於受政策限制,不能提拔不說,現在連車補也沒有”

“你們正科是每個月650元,副科是550元”

“機關的幾個選調生,因為是行政編制,公務身份,科員每個月都有450元補助,我連一分錢補助都沒。”

“想想都生氣!”

“這是政策規定的,沒有辦法。”熊國安安慰地說。“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你的身份”

熊國安的意思是說,你的身份不可能轉為公務員,總說這些有什麼用呢?

“再說,辦公室也沒把我這副主任當回事。正科級也不過是個辦事員。所以,我想還不如到村裡去,眼不見不煩。”

“那也可以嘛。精準扶貧是重要的戰略決策,是全國各地的重要工作,主要領導都在親自抓。”

“你如果去的話,與市、區領導接觸的機會就多了,說不定有機會解決你的問題。”看到章學軍的直白,熊國安也就談了一點自己的想法,他儘量往好的方面說。“你的能力在那裡,大家都看到的”

“你如果真去當第一書記,民政這方面如有專案支援,有我在這裡,你放心。反正我一下子也走不了,全力以赴大力支援章書記,怎麼樣?”

話都說這份上了,章學軍握手錶示感謝,離開了民政局。

章學軍想回去與父親談一下。現在村裡都開展了“村村通”專案,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開車從城裡回家只要1個小時。幾年前,母親去世後,父親一個人住在老家,章學軍不放心,每週回去看看,帶些藥品、水果和米油之類。老人總說吃不了多少,不讓買。但這是他做兒子的一點心意。

章父已經80多了,身體還算硬朗,自己一個人在老宅生活,不願進城麻煩兒女,總說能照顧自己。

看看小兒子一週回來兩次,老人知道肯定有事。但兒子不主動說,老人也不便詢問。

章學軍拿了把小椅子,挨著老父坐下,半天沒說話。

知子莫如父。

父親知道兒子遇到難題了,開口詢問。

聽了兒子的想法,半響後,老父親說道,“農村工作有什麼不好?我在農村活了一輩子,現在還住在村裡。那些村民見面還不是一口一個章書記、老書記。”

“只要你真心實意為村民辦實事、好事,老百姓是會記得你的!”

“如果你只是下去混日子,那我不建議你去。”

在開車回來的路上,章學軍感到這幾年在城裡機關白混了這些年,思想意識不僅沒提高,覺悟連退休多年的父親也不如。

想想這些年,自己一直在為工作、編制問題糾結。其實,有些事情,你越在意,越得不到。越是這樣,自己內心越糾結煩燥,往往是惡性迴圈。

父親一生在農村工作,他的要求很低。當村支部書記時,就是想辦法讓村民過上好日子,沒想升官發財之類。

在他後幾任書記中,有兩個總想把土地賣了,蓋村辦公樓,結果村民不同意,上邊來人一查,經濟問題、作風問題一大堆,撤職不說,下半輩子都進去了。

父親退休後,就想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母親去世後,父親孤苦伶仃一個人過日子,從不給兒女添麻煩,他的要求很低,有時間回來玩玩就夠了。

想想長輩把兒女一個個拉扯大,成家立業,結婚生子,自己卻老去了,過一天算一天,自己還這麼平凡,早晚是子欲養而親不待。<!--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