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回程的道路走的很快,也很方便。
作為淮東治下的為數不多的幾條主幹道,都是用沙石灰漿,多層硬化過的複合路面,因此載重的馬車走起來,頗為穩妥。
沿途的田野和山林裡,到處都不乏正在忙碌勞作的身影。
得益於南邊淮河水災,和西面的戰火不斷,造成無數人流離失所,而紛紛湧入鄰近海州等地的緣故和關係。
因此原本青州南線相對單調乏味,甚至有些荒涼孤寂的景象,隨著視野中一個個接踵而至的安置聚落和用木柵圍起來的臨時據點,以及在原址上重建的新移民村邑,而已經不復存在了。
而在我離開時,還是各種翻開的新鮮泥土,被暴露在空氣中,而引來成群飛鳥逐食的田地裡,卻已經重新種滿了矮小的灰綠作物從列。
兩淮作為南北交匯的緩衝過渡之地,在作物種類和環境氣候適應性上,顯然遠比其他地方更加豐富而多產的多。
無論是稻穀、小麥、玉米、大豆、還是棉花、油菜,都可以在這裡很好的生長而共存著。
因此,只要肯捨得投入肥力和人∮♂工,在幾條河谷流域的傳統農業區,大約十幾萬傾的新舊熟地上,透過不同作物的輪流套種,想要取得兩年三獲或是一年兩獲,卻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不過相應不足的是,傳統的青、淄、濰、密各州,低產出的山地和丘陵,也是不少的,因此,多少影響了墾荒開拓的上限和潛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