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章 火之記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火籠”是用竹篾打製的,拼成圓形,中間放入陶製的容器,上面再裝上一個提手,就成了“火籠”,尺寸一般在一尺左右。伴隨著“火籠”的使用,又有許多配套的器具。

比如“焙籠”,一般都是圓形,也用竹篾製成,直徑大約三尺,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面用來盛放需要焙烘的東西,下面用來防止熱量擴散。

“焙籠”可以烘焙的東西很多,最常用的是烘焙“火烘魚”,河流溪水中捕撈來的魚,經這樣烘烤,焦焦脆脆,吃起來特別香,是農家招待客人的佳餚。

那時候生活都很拮据,農村家來了客人,有這樣一道美味,往往能極大體現主人的熱情,“火烘魚”給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一些很小的魚,烘乾之後能直接吃,味道不知道多鮮美,這樣的小魚沒少偷吃過。

“焙籠”還能薰臘肉,多是自家養的豬,宰殺之後留下部分,先要用鹽醃製,然後再在“焙籠”中薰,等到薰成黝黑焦黃的時候,就算是薰製成功了。

薰臘肉卻不能用“火屎”,要用“枯餅”,“枯餅”是打菜油時,油菜籽被榨盡油之後,壓制成的餅狀殘渣。用來薰臘肉,會有獨特的香味。

“枯餅”雖然是榨油時的殘渣,用途卻不小,深得農村人喜愛。可當作飼料,用來餵豬、餵雞。也可當作蚊香,點燃一塊驅除蚊子。

還可以用來藥魚,碾成粉再炒熟之後,放入溪流之中,能夠使魚蝦短暫昏迷。小時候沒用“枯餅”藥魚,也沒少跟在別人後面撿現成的,那時藥魚好像也只有這一種方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