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哥你來帶節奏”
“哥哥哥接話”——今天是第一次和帶我的哥哥一起跟一個潛在合作方磋商,就是人前裝逼,人後拼命喊帶我的哥哥救場。
記憶有被拉回剛打辯論那會兒,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記憶被拉到被隊友一次又一次跟辯隊的小選手說“你們知道你們小賴學姐當時一辯被質詢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嗎?——別人問一個,她就說等下我方四辯回回答您的問題。再問一個,她就說稍後我方三辯會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解釋,這個問題我方二辯會在駁論的環節跟您說明······”——被在學弟妹面前說起時,真是悲傷啊。不過能起到鼓舞的作用——害怕的話就像你小賴學姐那樣做——如果我的料能起到這樣的作用,那也算有點實際意義了。
因為我們要約談很多家,最後選出幾家進行重點考察、實地考察,所以有很多場短暫的初步磋商。這過程讓我想到的有點多。
有想到露華濃創始人查爾斯·雷弗森(CharlesRevson)的一句話,“在工廠裡,我們生產的是化妝品;在藥店裡,我們賣的是一罐一罐希望。”對這句話還有稍劣一點的譯版:“在工廠裡,我們生產產品。在商店裡,我們出賣希望。”
從這倆不同譯版大家知道為啥我看一本作者是外國籍的人的書看得很爽、覺得文字簡單流暢/華美精緻/精闢有趣時,都要特別感謝一下譯者了吧。因為我可以猜到,他們為了我這一刻的觀感,也許改了幾十遍的稿子,斟酌了幾百次的遣句、用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