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說取材標準,差別可就大了。
各家各派出身和流派不同,條件各異,取材標準自然顯得參差不齊。就像儒家宗派的取材條件,就有一條或多條跟書本有關的標準。除了武道天賦,各家各派多少會有一些很有特色的相關潛在取材標準。
坦白說,各家各派的取材標準都有一定主觀色彩,也許儒家的天才在佛家眼裡就平平無奇。與之相較,天才的標準就一致多了,得到普遍認可。
據談未然所知,有句自古相傳的老話是這樣的:二十的御氣,四十的抱真,八十的靈遊,二百的神照!
此乃荒界標準。
此外,還有一個縮減的天才標杆:二十的御氣,五十的抱真,百二的靈遊,三百的神照!
首先要說明的是,所謂二十的御氣,不是指二十歲,而是二十年,指的是修煉了二十年。需要強調的是,這二十年也包含了小秘境的時間流速。
不管是五十的抱真,還是八十的靈遊,都是以此類推。
前一條被描述成“嚴苛過分”,又不得不承認“更可靠成材率更高”,的確是世人心目中的荒界標杆。像是明空,像是成名後的青帝等等……
後一條相對寬和一點,主要用於各個大千世龗界的地方天才標杆。像是牛龐和韓驚飛等等……
想嚴苛一點,用荒界頂尖天才標杆裡衡量自己,和頂尖天才相比?沒問題。想自在一點,用寬鬆的那個標杆來衡量自己,也不是問題。究竟想用哪一個,純粹是很私人的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