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曾櫻、盧若騰、沈佺期,這些人都算得上是明末清初的文官裡能做事、願意做事且能夠堅守氣節,不肯剃髮的少數異類。
這位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陳凱也無計可施,只得派了他與盧若騰一起組織民夫,而沈佺期則依舊是負責帶著城內尚未逃走的郎中和部分民夫照料傷患。
城內的吏員、衙役、里正以及永寧衛中左守禦千戶所的各級衛所軍官很多都逃之夭夭了,組織鏈條斷裂,這些事情都要由曾櫻和盧若騰二人去重新組建。但是第一步,卻是要張榜安民,讓城內的百姓知道,明軍並沒有放棄中左所。
“鄭芝莞棄城逃亡,已被陳參軍誅殺,王師回城守禦,援軍不日即至!”
中左所城就這麼大,把全島百姓都裝進來是不現實的。陳凱的告示裡說得清楚,能夠出海的就乘船前往鼓浪嶼、小金門以及金門島去避難;不能出海的就儘可能的往中左所城裡避難;若是實在不便前往,島上的山林也是可以選擇的去處,總好過被清軍屠殺。
能夠找到的吏員和衙役們立刻被曾櫻和盧若騰動員了起來,比起他們,陳凱的名聲更加響亮,尤其是廈門島城外大營里居住的那些廣州難民,更是對陳凱奉若神明一般。敲鑼打鼓,告示還在書寫,但是吶喊聲卻以著更快的速度傳遍大街小巷,並且在援剿後鎮動員了所部騎兵之下,迅速的向著城外擴散開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