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ewmessage.php?tosys=1&title=《明鄭之我是鄭克臧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明永曆四十一年正月初一,天色還矇矇亮的時候,安平城內銀鑾殿前的小廣場上已經排滿了明鄭政權的文武百官,這是鄭克臧繼位以來第一次舉行大朝儀,因此所有人都格外的慎重,維持秩序的儀制司官員甚至前前後後的進行指導生怕屆時出了什麼紕漏。(文字首發盡在讀書閣海棠搜書.)
卯時中,儀制司開始點名,凡是沒有請假而不來的,凡是遲到的,一律將記錄移送審官司,且不說當年的考成必然是差,日後也將成為這些官員履歷上無法抹去的汙點,再想順風順水的晉升恐怕就是難上加難了。
雖然明鄭政權目前最高的官階不過是文官正三品、武官正二品,但政事堂十九個司、參軍院二個司,外加水陸兩師在東寧的中高階武官,林林總總也有數百號之多,這依次點名下來也足足花了近半個時辰。
百官點名完畢,一眾官員在儀制司的帶領下依次進入殿內,不過由於參加的人數太多,銀鑾殿內容納不下,所以副司官及副都統制以下文武只能在殿外沿丹堺排布。等百官們站位殿陛(注:殿外平臺)上的樂師開始齊奏《中和韶樂》。
《中和韶樂》是明代用於祭祀、朝會、宴會的皇家音樂。史載,中國從周王朝就設有號稱“六代大樂”的宮廷音樂,是為雅樂。雅樂和以律呂,文以五聲,八音迭奏,玉振金聲,融禮、樂、歌、舞為一體,以表達對天神的歌頌與崇敬。自先秦至宋元,雅樂歷代相延不斷,明初,把雅樂加以改組,並命名為“中和韶樂”。當然按照禮制,只有國公爵位的鄭克臧使用這套皇家音樂是逾制的,但如今“明鄭”的“明”不過是塊對外的招牌,“鄭”才是東寧的最高主宰,在這種情況下遍地“鄭”臣們又如何會指摘自己的主人僭越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