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卷:彌天大謊 第八十章:殺與不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即使處於同一個學派,在一個秉持著相同的理念的時候,面對同一件事物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解釋。

正因如此,一個學派往往會有許多同源的分支。在儒家這樣的主流學派中更是如此。

人性論作為儒學中的核心內容之一,但孔子在談論人性的時候所明確給出的只有一句,即: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

這般模稜兩可的表述不免給後人留下爭議,儒家幾千年來的爭論也就可以預料了。

《孟子·告子上》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大致的意思是: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西流,但是,難道也無所謂向上流、下流之分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下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不正是水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從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使之善良,這就是我說人性本善的意思。至於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於天生的本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