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臨行之前,楊波還有幾個未竟事項需要安排,座鐘和海帶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項。
廣東的黃仁傑接受楊波的差遣,去了一趟澳門,為他請來幾個工匠,細問之下,這些工匠是修理鐘錶的,並沒有製作鐘錶的經驗。
此時的鐘表走時,完全依靠發條和齒輪傳動,精度很差,擺鐘還沒有出現,歷史上第一架擺鐘是由一個叫惠更斯的荷蘭人發明的,但那是幾十年以後的事了。
楊波已經在謀劃遠洋航行了,遠洋航行需要準確計時,不然,風險實在太大,他等不及了,他要動手做出一種能準確計時的鐘表,來實現他的遠洋航行計劃。
他把黃仁傑帶回來的工匠交給扈師傅,就是那個做繡花針的扈師傅,他還在楊波的指導下,做過一臺顯微鏡,就是沈燕青一真醫館裡的那一臺。
楊波知道單擺的等時性原理,還見過傳輸動力的擒縱機構,有了這些,再加上澳門來的幾個工匠的手藝,先做出一臺擺鐘,之後在慢慢小型化,做出可供在海船上使用的航海鍾,難度應該不大。
至於海帶,此時的大明正處在小冰河時期,寒帶氣候南移,這就為海帶養殖帶來可能,倘若能成功,大明的海岸線便可做為海上農場,產出成本低廉的海帶,能食用,還能預防大脖子病,可活人無數,利國利民利己,還能賺銀子,當然要試上一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